港股后市料反覆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8月30日

本周是全球主要央行的超级周。美国联储局将于周三结束议息会议,市场预计联储局将在声明中表示,经济增长强劲且通胀率正迈向其2%的目标,并表示更多加息即将到来。英国央行则料于周四宣布加息,为2008年金融危机来第二次加息。

此外,本周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公布,以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报告,以及逾140间公布财报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最受市场关注。港股成交缩减,反映资金入市意欲不大,市场观望大型新股招股,预料后市港股反覆上落。恒指短期支持参考28000点附近,阻力位29000点。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如何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要求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消费对于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为内地经济增长贡献78.5%。因此,下半年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刺激扩大内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以降低企业和个人负担为目的的税制改革自然需要加码推进。过去5年通过大幅减税降费,推动降低用能、物流、电信等成本,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从公布的经济资料来看,减税政策正面效果明显。除了企业,个人也需要减税。6月29日,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为期一个月向社会大众公开徵求意见。个税改革的必要性早已成为民众共识,上半年个税增幅达到两成以上,改革落地已迫在眉睫。财政政策需要结构性调整,逐步取消或调整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支持,比如今年6月就调整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的补贴政策,未来需要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倾斜,致力于改善民生。通过减税,对提振内需大有裨益,居民收入增加提高保障。而且,通过为居民减税和财政聚焦民生领域,减轻居民负担,也能够推进和带动内需增长。货币政策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当前去槓桿环境下,资金仍流向地方政府和大中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高昂、融资难的问题突出。此时,通过定向降準等差异化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用于支援小微企业。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实施台帐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徵增值税等政策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消费对于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为内地经济增长贡献78.5%。预期下半年仍为通过相关政策刺激扩大内需。

中交建估值明显偏低

中国交通建设(1800)今年3月底止首季净利润34.34亿元,按年增加9.35%。营业收入932.53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12.76%;营业利润42.6亿元,按年上升5.9%。2018年预期新签合同金额将增加8%,至9700亿元;收入增长6.5%,至4900亿元。该集团海外收入占比较多,在人民币贬值时期相对其他中资股有优势。今年首季度,中交建新签合同金额按年增长20.5%,至1793亿元,其中29.2%来自海外项目,新签合同金额强劲增长和持续扩充海外业务将确保集团未来几年实现持续的盈利增长。市盈率预测5.9倍,息率3.3%,估值明显偏低。中资基建板块表现自2017年以来一直落后,强劲的基本因素及吸引的估值提供买入机会。

中国金洋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 郭家耀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笔者及客户无持有上述股份)

(逢周四刊出)

上一篇:乐视网、恒大健康双双大涨 消息称贾跃亭造车成功
下一篇:【收评】市场信心回升沪指涨1.31% 消费板块活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