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退市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势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3月06日

「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关资本市场的表述,为今年的重点改革指明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八年来完善退市机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国家对退市问题的重视。市场人士分析,注册制的改革,需要相应的退市制度改革的配合,只有把控好股市的进口与出口,形成良性闭环,才能切实达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构建良好市场秩序的目的。

注册制与退市相辅相成

笔者注意到,最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资本市场改革,主要聚焦注册制改革。而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最先将注册制改革与常态化退市并列,全会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说明,常态化退市与注册制改革一样重要,都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目前注册制改革正在从试点逐步走向全市场。经过科创板、创业板两个板块的试点,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预计最快今年就将在全市场稳妥推进。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罕见地将退市写入其中,预示着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正成为注册制改革后下一个重点工作,将成为2021年乃至今后数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改革。

去年年底,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今年以来已见到实效。今年前两个月,就有7家公司触及强制退市指标,1家吸收合併退市,1家申请主动退市,即9家公司触及退市指标。儘管如此,退市仍然是资本市场的短板,自1999年《证券法》初步确立退市制度框架以来,证监会先后进行了4次退市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对完整的退市规则体系。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退市不系统、不坚决、不彻底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年均退市率仍然偏低。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关键的基础性制度,注册制与常态化退市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然要求畅通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表明监管层对于出清A股存量应退问题公司的决心。

市场人士分析,注册制与退市相辅相成将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常态化退市过程中,内地会持续优化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退市过程中对投资者的保护,做到既要「退得下」,又要「退得稳」,这有利于内地股市的行稳致远。(今日时报评论员 王长久)

上一篇:恒生指数收报643点 银行股硬净
下一篇:新旧经济股齐升 影视消费股急涨 牛年岁首港股昂牛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