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值得借鑒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3月15日


  豪士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超级盃和中超联赛先后宣布延期,上海绿地申花俱乐部随后以300万英镑的价格,将外援奥迪昂‧伊哈洛租借给英超豪门球队曼联。从目前来看,这笔交易实现了多赢的局面,不仅申花得以减轻球队工资支出的负担,球员伊哈洛也加盟了梦寐以求的球队,而曼联则用「远水」救了「近火」。

  实际上,在足球场上,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进行球员租借由来已久,也是常规操作,目的是一方球队用剩余的球员资源租借给临时缺人的俱乐部,实现俱乐部之间的双赢。与此类似,在本轮疫情期间,中国的企业之间也在利用这种模式,实现员工共享。

  在疫情蔓延之时,人们居家隔离,足不出户,餐饮、酒店、文旅等行业遭受当头一击,营收骤减但相应的租金、人工等刚性支出却要继续,对这些企业形成很大的压力。另一边厢,疫情却催生了在线零售业、快递业等行业的巨大用工需求,但由于疫情叠加春节假期人力资源的不足,给这些行业带来困扰。此情此景之下,企业之间利用各自手上的资源「共享员工」便顺理成章。

  不得不说,「共享员工」能够成为此情疫情期间的一个亮点,与其互利共赢的模式密不可分。员工在企业之间临时流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也使得企业的经营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从这个层面来说,「共享员工」确实成为国内企业应对疫情进行积极自救的一次创新之举。

  总体利大于弊

  凡事有利必有弊,「共享员工」也有存在短板的一面。从目前来看,国内的疫情已经慢慢好转,企业的复工计划已在路上,前期签订的「共享员工」协议陆续到期,而当中遗留了一些问题可能也会慢慢浮现。比如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员工的安全问题及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

  对于输出员工的企业而言,如果复工后而协议未结束,必然会给自身带来用工短缺的问题,况且现在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而对于用工的企业来说,虽说是短期租借,但可能也花了不小成本对临时员工进行培训,而等到协议结束,前期的付出也会付诸东流,这就是为什幺一些企业将短期租借来的员工用在不需要培训的岗位上的原因。

  整体而言,如果企业之间能够顺利解决当中的纠纷和矛盾,「共享员工」不失为一种值得称讚的模式,是互利共赢。笔者相信,在未来必要之时,「共享员工」还会继续延伸到各行各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此外,虽说这种灵活用工的模式不是中国首创,但这次确实在中国遍地开花,相信也为目前已进入快速蔓延阶段的其他国家提供一种样本。

上一篇:垃圾分类后续战力不足
下一篇:绿色反渗透法 为何惹众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