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息几无可能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3月21日

美国本月有可能开启今年首次加息,自从美国这两年多两次开启加息,内地就反覆争论中国是不是应该加息以阻止资本流出。人行副行长易纲4日在答记者问时候明确表态,暂时没有加息、降準必要。而9日公布的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让这样的争论画上了休止符。

加息只会是变相的

今年1月24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这是近六年以来政策利率首次上调。当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加息,而是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的提升:人行把6个月期限的MLF利率从2.85%提升到了2.95%;把1年期的MLF利率从3.0%提升到了3.1%。这也被称作变相的加息。

而9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7%。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2%。而现在内地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2月CPI只有0.8%,已经不存在负利率的问题。这首先是断了内地加息的可能。

资本流出压力已经减缓

内地出现加息预期也是基于美联储加息会加大人民币流出压力,进而加大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现在,美联储3月加息几率已经超过九成,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近期美元指数受加息预期升温影响又开始呈现强势,进而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125元,下调93个基点。很明显,今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6.9508很有可能面临挑战。

但是,近期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已经缓解,这既得益于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稳、贬值预期下降,亦有助于巩固人民币汇率企稳的预期。多种信息表明,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和市场预期均有所缓解。虽然美联储或加快升息,美元走强令人民币贬值压力犹存,但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因素也在积累,年内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双向波动特徵正在增强。

6.95仍是重要支点

易纲4日表示,加息的问题还得以内地考虑为主,以「我」为主,具体要看经济、物价等方面。而2月CPI数据就给这个问题明确的答案。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低到了6.9508,相信这还应该是今年一季度的底线。而上半年的任务仍将是保七。

王长久

上一篇:A股或演绎长牛
下一篇:楼市限购潮起 股市能否分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