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甚为亢奋,主要是投资市场预期内地即将再次启动降準。不过,纵观内地宏观形势,马上降準并无必要性。当然,这并不代表内地经济不存在挑战,目前内地资本市场存在明显的融资结构问题。早前,人行「提前预告」降準其实是预留了一个季度的时间窗口,主要是为了鼓励内银在第四季度加大普惠金融贷款,始终目前内地金融信贷错配严重,金融风险累积,结构问题需要结构性政策来解。「提前预告」亦可改善市场情绪,同时鼓励普惠贷款的发放,希望能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有助防止利率进一步上升。
改变考核内银的标準
此外,「提前预告」给予充分时间予内银,刻意提示调整定向降準的考核标準。近年,人行每年都会对内地商业银行进行例行考核,以往考核的旧标準主要是围绕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角度入手。人行这次改变定向降準考核标準,使用普惠金融标準置换了以前的旧标準。
普惠金融主要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目前,加大普惠金融支持更是有利缓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制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亦符合国家领导人提出关于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政策方向。
在「提前预告」的前提下,2018年首季会否出现人行大幅放水的情况呢?笔者认为未必。无可否认,明年内地经济或仍存较大的压力,春节前资金紧张,美元或反弹,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再出现,但定向降準或足以改善市场的流动性。
表面上,本次定向降準範围扩宽,但标準定得甚严,实际的影响或不及正式的降準,而内地利率更难以大幅下跌。始终要留意,人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準的通知》中公布在2018年初实施新的定向降準考核标準,这是定向降準考核机制的改变,并非额外的降準。
资深投资银行家 温天纳
下一篇::快递涨价:“羊毛”出在“剁手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