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内地和香港股市的分化继续加剧,A股四大指数悉数大跌,而港股升势凌厉,恆指更一度站上3万点大关。
两地市场分化加剧
内地股市上周跌势明显,上证综指周跌幅达到29个点或0.857%,深成指周跌幅为124个点或1.1%。创业板指数跌幅最大,为51个点或2.78%。而反观香港股市却依旧牛气沖天。过去一周港股累升667点,连升4周。
上周上证综指连续大跌,两度考验3300点整数关口。而香港恆生指数则反覆冲击3万点大关,并一度站上3万点,剑指2007年「直通车」高位,并打破多项纪录。而国指上周累升2.6%,不仅跑赢恆指,升幅更是全球第二。
恆指上周五收报29866点,升158点;一周升2.3%。国指收报11908点,升171点。今年以来恆生指数到上周五收盘大涨7866点或35.7545%。而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累积升幅只有250个点或8%。而创业板指数更录得明显的跌幅。
来到年末,各方对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年内乃至明显走势的预期也在分化。高盛预料,明年年底恆指或可挑战3.2万点,即较现价有约10%的上升空间。而各方给出的年内乃至明年内地股市的预期普遍不高。上证综指去年11月29日一度盘中站上3300点关,而今一年过去了,上证综指至今还纠缠在3300点到3400点之间,今年以来上证综指的最高点也只到了3450点。这影响到各方对A股的预期展望,而不太乐观的预期展望又反过来压制了市场做多的意愿。
现在市场担心,近日上证综指的年内最高点3450点将成为市场一个难啃的骨头,因为去年11月29日上证综指盘中突破3300点关后就一蹶不振,市场担心这样的情况会重演。
核心是资金争夺激烈
影响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此消彼长分化的,是热钱的流向。
今年以来A股持续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场外资金持续作壁上观,行情只是场内资金博弈。今年以来沪深市场成交额持续无法放大,而个股扩容持续加码,势必造成场内僧多粥少,有限的资金只能维繫有限的热点行情,而越来越多的股票被边缘化,成交额和换手率持续创出新低。
内地股市上周的大跌首先是受到上证50指数大跌拖累,白马股行情遭遇严重的估值分歧,各路主力开始落袋为安。而背后是资金的流失。而反观香港股市,内地资金持续加码流入,成就了港股2017年的辉煌。如上周内地资金就激活港股,北水上周流入近115亿元,超越外资逾5倍,并维持国庆后每周净流入百亿元。据港股通数据,相关资金劲扫内险,转沽汇丰,带动港股尤其是国指的井喷。港股上周成交大增,推动恆指曾升穿3万关。
南下资金左右港股表现
据香港交易所资料,港股通上周吸资114.6亿元,北水自国庆后加速流入,7周共852亿元。南下资金正深刻地影响着港股的表现,如上周南下资金买货风格有变,上周沽汇丰13亿元,转买平保、新华保险及太保共46亿元,刺激股价走高,更带动国指一周涨2.6%,升幅仅次俄罗斯的2.8%。
而高盛更预计,明年北水净流入将高达500亿美元(约3900亿港元),沪深股通未来将成为主导港股交易常态、流动性及股票表现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内地与香港股市的分化还将继续。
王长久
下一篇::降低关税,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