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满周岁 为港引入活水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2月06日


12月5日,「深港通」满岁了!目前,随着「沪深港通」「债券通」互联互通产品和机制的推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跨境交易持续增长,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新动力,引入新活水,也为内地金融市场开放和跨境监管合作开创性地探索了新道路。

累计交易近1.3万亿

截至今年12月4日累计交易金额1.29万亿元,深股通交易金额8821.41亿元,港股通交易金额4126.35亿元。跨境交易的持续增长有利地提升了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互联互通机制的顺利开通和平稳运行,大幅提升了A股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促成A股纳入MSCI基準指数。中国证监会将不断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资产风险管理工具,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除了对内地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香港业界认为「深港通」为香港金融市场提供了新动力。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交银国际董事长谭岳衡认为,在互联互通的机制下,香港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职能和优势,反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实现强国目标。「深港通」实施一周年成效显着。香港市场是今年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深港通」的开通是重要推动力。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指出,内地与香港的互联互通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央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深港通」推出一周年以来的成功运行,表明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也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助推恆指功不可没

从市场表现来看,互联互通推动了港股的良好走势。今年以来,港股表现抢眼,持续走高,11月22日,恆指时隔10年,再次冲上30000点关口,年内升幅超35%,超越美股、欧股和A股等全球主要股市表现,成为今年全球涨幅最大指数。2017年以来,港股在新上市公司数目、股指、交易量和筹集资金额方面均表现亮眼。

股市南下资金成为港股次轮牛市的主要动力之一。国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南下,也成为香港股市的新活水。「沪港通」和「深港通」引入的内地资金逐渐根本性地改变了港股投资者的资金结构,带动了港股的整体向上。

优化A股投资结构

同时在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示範带动下,A股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股通参与主体多为境外机构投资者,以长期价值投资为主,具有较强的引领示範作用,在推动深市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结构优化的同时,传播价值投资理念,引领市场健康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一年来,境外机构参与了748次股东大会投票,涉及314家深市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互通提升了香港市场对于新兴行业公司的认识和估值,吸引了阅文,易鑫等优秀的科技公司在港上市。谭岳衡介绍,小米、陆金所、腾讯音乐等巨型独角兽公司也在筹备到港上市,这加速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改革,进而活跃了香港金融业,尤其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

从互联互通的大市场来看,「沪深港通」的共同特徵是把香港资本市场作为拓展内地与全球市场之间的连接纽带,为建设两地共同市场提供了巨大空间。鄂志寰介绍,上海、深圳及香港三地股市总市值合共约达11万亿美元,规模在全球交易所中按市值计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26.5万亿美元。

此外,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内地和香港在跨境监管上进行探索合作,开创性地提出实名制先北后南的做法。港交所公布,「沪深港通」北向交易2018年第三季将推实名制。实行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将可提高香港与内地跨境市场监察工作的效率。

上一篇:现金贷变高利贷,金融乱象还需监管干预
下一篇:A股慢牛格局破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