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金融监管势必「长牙」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2月17日

【记者观察】金融监管势必「长牙」

【记者观察】金融监管势必「长牙」

侨兴私募债违约掀出一起广发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案件。

【今日时报网讯】到了年末,中国金融市场监管呈现全面加码的态势,8日,中国银监会开出史上最大罚单、中证监严打私募违法违规、中保监今年已公布36张监管函。重拳之下,是金融监管的高压态势,旨在坚决整治市场乱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相应的,中国股市也势必将在严监管的环境下呈现日趋稳健的表现,慢牛行情和发现价值投资主线有望延续。今日时报记者 王长久

三会同日出手规管

中银监在上周五通报对广发银行的处罚结果,对广发银行总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没合计7.22亿元,创下史上最大罚单。其中,没收违法所得17553.79万元,并处以3倍罚款52661.37万元,其他违规罚款2000万元。

中证监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同一日表示,对3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包括2宗内幕交易案,1宗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及私下接受客户委託买卖证券案,涉及时任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资管部理财投资部投资经理杜长江。

同样在上周五,中保监副主席梁涛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17年保险法律年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保监在堵住监管漏洞,完善监管制度方面加大力度,保险监管制度笼子进一步织牢织密。他透露,截至11月30日,已公布36张监管函,超过去年全年16张一倍多。

从严监管仍将持续

三会在同一天表明监管加码的态度不同寻常,中国从严监管的目的是防範金融风险,未来严监管格局仍将持续。金融监管部门势必将进一步强化行动的意愿,敢于质疑、能够说「不」,提高依法监管的执行力和震慑力。而中国加强金融监管的举措也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肯定。

新华社则刊评论称,金融风险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对不守规矩触碰监管红线并製造风险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不能只靠风险提示或道义劝说实施监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监管部门的口头警告充其量不过是纸上谈兵,金融监管要「长牙齿」,严惩不贷。从严监管的目的是防範金融风险,未来严监管格局仍将持续。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行动的意愿,敢于质疑、能够说「不」,提高依法监管的执行力和震慑力。

A股年底双向波动

2016年3月1日开启的慢牛行情,领涨主力是银行、保险等大蓝筹,而中银监和中保监最新加码严监管的态度对股市相信会有一定的影响。

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是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牵涉机构众多,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为近几年罕见。此消息会让各方对金融风险提高警惕,沪深股市中的银行股走势会不会受到拖累,值得关注。另外,中证监在公布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四批案件中,严厉打击私募基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股市环境持续得到净化,有利于市场表现的平稳。上周末公布的IPO审批的企业数继续收敛,也会减轻市场对于扩容加码的担忧。

金融监管年末全面加码,核心目的是防範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长远来看有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现在上证综指又回到3300点附近,深成指也回到11000点关附近争持,市场估值优势也开始显现。而年末国际大行纷纷提高中国A股明年的展望。虽然到年底还有15个交易日,但内地股市主要指数全年收阳已经成定局。

上一篇:北上广深GDP均超新加坡,城市治理也当赶上
下一篇:【财经观察】中国加息压力与日俱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