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高官解析中国高质发展路径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2月25日

财经高官解析中国高质发展路径

【今日时报网讯】针对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品质发展阶段,未来经济工作将会出现的变化和实现经济高品质的路径,日前出席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的财经高官给出了答案。

加大力度结构改革

专家认为,在高品质发展阶段,更需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

财经高官解析中国高质发展路径

资料图片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高品质发展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是品质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发展。「与财政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八项重点工作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居首,主要内容包括,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宁吉喆透露,国家统计局正加快研究推动高品质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严防严控金融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範化解重大风险是未来3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官方将防控风险放在重要位置。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18年至2020年只要年均增长6.3%,「从现在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不会有太大问题,难点在于防控重大风险、精準脱贫、污染防治,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

「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目前都存在一些失衡问题。」杨伟民表示,防範金融风险,金融系统一端要严防严控,实体经济一端要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一端要改革完善住房制度和建立长效机制。

对于如何防範化解风险,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指出,必须坚定地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中性,把国有企业「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标本兼治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问题。坚决治理金融乱象,加强对薄弱环节监管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稳中求进定调发展

海外观察家和媒体则认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契合中国经济深刻变革的内在规律,中国经济将继续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毫无疑问,辨析中国经济之变与治理之策有助于洞见中国经济发展之势。「相较去年会议中提到的『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表述,今年更侧重于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品质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打造从大国到强国的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条件。」路透社评论道。

深化改革需要稳定、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会议将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风险、精準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作为今后3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SMBC日兴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肖敏捷认为,与往年不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3年的长期方向。如果各种改革急速推进的话,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此次中国表明将花3年时间实施稳健的改革措施,这将赢得市场好感。

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认为,中国经济如果保持6%至7%的增速,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他估算,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可能比美国和欧盟加起来还高出约67%。

上一篇:防风险为何成“三大攻坚战”首战
下一篇:创业板日子难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