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周期魔咒重临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5月03日

金融危机周期魔咒重临

颜安生

近来,因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全球股市大起大落,大有一种金融海啸山雨欲来的感觉。要知道,10年前,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并且迅速席捲全球,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而且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时至今日,金融危机的爆发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国际舆论也在分析和猜测新一波金融危机是否正在酝酿并重新上演。

回顾历史,2007年年初,美国的次按问题开始初露端倪,当时,人们还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人认为,次按问题只是流动性问题,只需美联储出手注资、减息,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美国次按问题远非人们想像的那幺简单,虽然从表面上看,美国次按规模接近万亿美元的规模,拖欠和无法收回贷款的比例高达60%,但让金融市场真正忧心的并不是这6000亿元的直接损失。

多间银行涉足次按相关投资

因为次按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可怕之处在于危机所引发的乘数效应无法预测,包括花旗、美国银行在内的很多商业银行以及美林、摩根士丹利等投行都涉入了次按或与次按相关的投资领域,他们操作的资产数额相当于自身资本金的15倍。他们在次按危机中的损失也在这个「乘数效应」下被相应放大。正是在这种「乘数效应」的发酵之下,2008年,美国的次按问题逐渐演变成为金融危机,最终形成金融海啸。

自2008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9月15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一波波金融危机引发了华尔街崩溃并形成金融海啸。弹指一挥间,10年时间过去,金融危机的阴影再次重临。

近两个多月以来,美国股市表现动蕩不安,2018年2月2日,美股道琼斯指数大跌666点,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蕩,数千亿财富灰飞烟灭,华尔街股债双杀的恐惧不断蔓延,2018年2月5日,美股暴跌出现高台跳水行情,这一天道琼斯指数暴跌4.60%,盘中暴跌约1600点,一度创下美股历史上最大点位跌幅。

美股下调40%不致引发金融危机

2018年4月6日美股三大股指道琼斯指数、标準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下跌2.34%、2.19%和2.28%,美股市值从前一个交易日的42.55万亿美元下降至41.771万亿美元,1日蒸发7790亿美元。美股的惨跌迅速传染到全球金融市场,亚太股市和欧洲各大股市受美股拖累无一倖免纷纷下跌。从眼前的势头来看,一场发端于美国的新的金融危机似乎山雨欲来。

然而,股市调整只是表象,因为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股市上涨了40%,即使美股回吐40%也不致引发金融危机。毕竟,金融海啸发生至今已经十年过去,美国以及西方主要国家都有总结爆发金融危机的教训,并且尝试进行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通过一系列量化宽鬆政策刺激经济,产生一定效果。

全球金融格局今非昔比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大增,国际金融秩序和体系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新兴货币和新兴金融崛起,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今非昔比,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迁,世界金融体系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抗冲击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以美股为首的全球股市出现新一波的动蕩未必能够像十年前那样形成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当然,面对金融动蕩,各国央行和监管当局必须齐心协力,携手化解金融风险,这样才能将金融海啸扼杀于摇篮。如果对时下的金融动蕩放任不管,听之任之,那幺,金融危机的悲剧很可能又会重演。

从金融危机的周期特点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概每隔10年全球就会爆发一场危机,儘管最近十年来各国都加强了金融监管,但各种危机的因素依然存在:大量资本跨境流动,政府、公司和家庭债务节节攀升,超低利率在经济领域的隐蔽角落滋生冒险行为。只要这些潜在危机因素没有耦合在一起并受到有效控制,那幺,金融海啸的魔咒就不会重临。

上一篇:A股估值优势渐显
下一篇:无须过虑贸易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