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美国一如预期再次加息,理应对资产价格构成压力;然而,于此「阴霾」下,本港楼市却似无惧息魔,不单未见任何降温迹象,利东村更缔造「绿表公屋王」以破纪录价成交。为何利息与楼价出现倒挂?这种倒挂会否持续下去?
事实上,观乎环球市场反应,彷彿美国今次不是加息而是减息。不单10年期美债孳息不升反跌,美元汇价亦自加息后累挫1.5%,美汇指数且创五周最低下试100点关口;相对来说,各地股市则普遍上扬,投资气氛亦一片向好。的确,美联储主席耶伦口风转鸽,既指通胀2%只是目标而非上限,亦即她可容忍通胀超标,加上点阵图显示局方预料今年仅再加息2次、明年则为3次,两个次数皆与之前一样;凡此种种,都令市场憧憬美联储加息步伐不虞太快。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美元弱势的情况持续,这一方面会为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带来提振作用,另方面亦势扩大输入性通胀推高CPI;换言之,今次加息或未收紧市场环境,客观来说反而为下次加息提供更佳条件。尤其是,荷兰大选结果稳定了欧洲局势,由欧央行到英伦银行亦暗示未来币策趋紧不趋松,都无疑会相对地纾缓美元上升压力;另外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发表的预算纲要,虽则强调不会扩大财赤,但「美国优先」宗旨也意味开支由外移内,其中大削对外经费便将腾空资源用诸美国本土,效果实无异于变相扩大财策。故此,展望将来,美加息步伐恐怕似慢还快;利率期货就显示,6月加息便超过一半,9月加息机会更达八成。
至于本港,一如国际市场反应,除了金管局同步调高贴现窗基準利率25点子之外,美国加息的影响也未见广泛传导开去。尽管银行同业拆息(HI-BOR)有所上升,惟幅度却微乎其微,至于港汇则仍维持在7.76水平之上,近两日甚至轻微转强了,而更弔诡的是,多家银行还传出调低按息,反映银行体系水浸情况依然严重。也就是说,港美之间目前的半厘息差,尚不足以触发资金流出本港,以致本港并无条件跟随美国加息。不过,随着美国继续推进利率正常化,两地息差肯定愈扩愈阔,资金撤出本港只是时间问题。有业界预期,最快美国下次加息之时,就是香港卒之加息之日了。近一阵子,本港楼市竟然再度逞强,主因之一相信就是恃着港息暂时不虞上调、以及即使上调幅度也不会多;期间,一手新盘便录火爆销情,而二手市场亦频见高价成交,坊间楼价指数就连续4周创出新高。然而,港楼价真箇易升难跌吗?一旦港息终于上调,次数且与美息同步,到时供楼压力肯定随之叠增,那幺楼市仍会视若无睹吗?
说到底,一方面美国加息步伐不排除较想像中快、次数亦可能较想像中多,事实上此前市场便没料过3月会加息了,所以,各界实宜妥善管理相关风险,不要误以为资金永远恋栈香港、港息永远低企不加;另一方面,本港楼价固然难以永远向上并长期与港人负担能力脱节,惟港府亦要积极增加公私营房屋供应,因为唯有如此,才可一併纾解市民居住困难问题及提高人均居住面积与质素。
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明生
下一篇::美图顺丰遭监管索要「深港通」交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