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肝都是一条命」,玛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总监卢宠茂将其团队形容是「一个小小的纪律部队」,每逢救人时都会无条件服从调配,24小时On Call待命,根本没有「标準工时」可言。这份「苦差」,令不少医生却步,惟转往私人执业六年的肝胆胰外科前顾问医生吴国际,去年底放弃高薪,毅然「回巢」,再次与团队并肩作战。这个「本土出品」团队是全港唯一的肝脏移植中心,不时需在一日内「车轮战式」进行三宗换肝手术,但每一名成员都不放弃每一个令病人重生的机会,日以继夜迎接每一个挑战,卢宠茂对他们「引以为傲」。/今日时报记者 张琪 孙凌奕
突发性肝衰竭的病情极速恶化,倘若没有适合的肝脏捐赠,即使医术高超的玛丽医院肝脏移植团队亦束手无策。玛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总监卢宠茂半开玩笑说,他们算是「靠天吃饭」的职业,「我们可以一星期无饭开,一星期做到你死」。不同于进行择期手术,若突然有尸肝出现,他们便要打起万分精神,尽快投入手术,因为「换肝手术是你下错一针,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卢宠茂为本土团队引以为傲
邓桂思事件唤起市民捐赠器官意识后,4月27日因为突然出现尸肝,玛丽医院换肝团队需在一日内完成三宗换肝手术,即是需处理六场手术。卢宠茂透露,当日「车轮式」手术讲求团队合作,整个团队逾70名医护人员日夜奋战,「需要跨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他解释指,若团队「临场应战」时只是「找问题」,可以随便找出一百几十个问题,例如麻醉科不够人手,手术室缺少器材等,手术便根本无法进行。不过,所有医护人员都没有抱怨,反而马上各司其职,只想着「解决问题」,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换肝手术在全港只有玛丽医院做,我们不做,就浪费了个肝,而病人等不到(换肝)就死了。」
玛丽医院现有七位可进行肝移植手术的医生,除了要应付六场换肝手术外,还需日常门诊、巡查病房、研究学术等不同工作。不过,当日团队井然有序处理好所有工作,卢宠茂坦言,除了开心,他更引以为傲,「这些人全是在玛丽医院训练出来的,全是本土产品,香港能够培训到这样一个团队,不容易!」
吴国际弃高薪回巢并肩作战
肝脏移植外科医生繁重的工作令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六年前转往私人执业肝胆胰外科前顾问医生吴国际,去年年底放弃较现时高不只四倍的薪酬,毅然「回巢」。吴国际坦言,公立医院工作量明显比私人执业大增,更曾整个团队需一日内应付四宗肝脏移植手术。不过,他享受在公立医院团队间紧密的合作,亦可涉猎专科手术、临床研究和学术研究等不同範畴的工作,「虽然工时无法计算,但所带来嘅回报都係高!当我见到病人入院时好唔得,已经係死亡边缘,但自己可以救返佢,就会觉得好开心!」
每逢出现公开求肝续命的病人,换肝团队工作即使在冗长的手术后,还要细心解答传媒疑问,公关课程似乎成为团队的必修课。吴国际称,从事换肝手术的专科医生,都一定要学会面对传媒,若透过传媒报道,可引起大家关注器官捐赠、社会讨论,甚至会得到好心人主动捐肝,再挽救一条生命,何乐而不为呢?
下一篇::「一劏四」单位失火警钟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