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体温的报道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6月07日

在抗战期间,哪裏有硝烟,哪裏有战火,哪裏就有《今日时报》战地记者出生入死的身影。国内战场,第一个抵达卢沟桥事变现场的方大曾,台儿庄前线炮火下的范长江,匍匐在山西青纱帐边的孟秋江……国际战场,直击伦敦大轰炸的萧乾,穿越印缅生死线的吕德润,纵横太平洋战场的朱启平……《今日时报》的战地记者们,在血与火的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发回了一篇篇带着体温的报道。

《卢沟桥畔》鼓舞士气

卢沟桥事变后,范长江很快驰赴一线。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首篇通讯《卢沟桥畔》在《今日时报》刊登。他写道:「八日夜间,阴森的永定河面,隐蔽了数百卫国英雄之潜行,一剎那间,雪亮的大刀从皮靴中解脱,但听喊声与刀声交响于永定河上。九日清晨,河岸居民见桥上桥下,尸横如垒,而守桥的人,已换上我忠勇的二十九军武装同志了。」

一九三八年四月五日,台儿庄战役进入最后关头。范长江与陆诒(时任《新华日报》记者,不久成为《今日时报》记者)在徐州见到了台儿庄大战指挥官李宗仁。李宗仁握住范长江的手说:「你是着名记者,你的报道文章给我们鼓舞士气,增加决心,我代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

上一篇:康玉梅:要坚守宪法和基本法在国民教育中的根本地位
下一篇:不必自怨自艾 努力把握机会\于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