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港生参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
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未来之星同学会、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17「未来之星.从香港出发——江苏家国情怀之旅」,于8月7日至14日圆满完成。来自香港各专上院校的近60名「未来之星」,先后走访考察南京、镇江、常州三座城市,既领略到当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和蓬勃兴起的科技创新,又体验到震撼人心的国防教育和日渐强大的军事实力,真切地完成了一趟前所未有的家国情怀之旅。
南京、镇江、常州都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此行自然安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参访活动。七日甫抵达南京,同学们即马不停蹄地登上南京城墙参观,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是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遗产点。
站在长满青苔的城墙上,争相触摸六百多年前烧製的墙砖,眺望墙下风景秀丽的玄武湖,同学们不禁遥想大明风云、六朝风流。来自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环境科技系的邝聪感慨地说,站在南京城墙之下,雄伟而壮观,随着脚步踏上这六百多年的古物,一块又一块迭砌的石块,有些许陡峭,却很踏实。这是古人保卫国家的城墙,也是如今珍贵的文化资产。
访大屠杀纪念馆 沉痛!
游览南京城墙令人心旷神怡,但当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同学们心情沉重。在这裏,同学们逐一向80年前惨遭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献上鲜花,默哀悼念。他们随后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交流。
香港大学中医系的黄楚峰,代表「未来之星」同学会宣读《致同学书》,强调铭记当年那段交织着苦难和抗争的家国历史,了解祖国和平发展的现代进程,是香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看着万人坑牺牲者的骸骨,心情很是沉痛,似乎那些惨不忍睹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3500万军民伤亡,老人、妇女、婴儿惨遭屠杀!」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杨晶晶认为,侵略,可能让一个国家亡国,也可能让这个民族觉醒!就像张建军馆长所说,唯有自强,方得和平。「作为青年的我们,要谨记历史的惨痛教训,应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协助国家,振兴中华。」这位年纪轻轻的女生说道。
来自树仁大学新闻及传播系的张婉馨也指出,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虽然自己对中国历史饶有兴趣,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也颇熟悉,但是参观纪念馆后,自己对于中国人悲痛的感受特别深刻,而觉得以往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流于表面。
张婉馨对纪念馆裏的一个特殊展区印象尤其深刻,展区内,大屠杀生还者亲自写上当时的所历所闻,让人恐惧之余,也多了几分痛心的感觉。她说,这些经历都是从现代教科书上难以见到的,生还者能够战胜悲痛,站出来剖白,让人知道历史的真相,十分值得敬佩。
游静海寺忆《南京条约》 沉重!
同学们还专门来到静海寺,这是一座与香港有着特殊渊源的寺庙。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在英国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意向,随后在停泊于长江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身为香港人,必须要铭记这段历史,警示未来。」岭南大学中文系的冯家辉说,静海寺是一个令人感到沉重的地方,因为当年腐败的清政府就是在这裏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启了香港长达150年的被殖民统治时期。
在南京期间,同学们还参观了南京博物院,欣赏馆内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了解江苏漫长而辉煌的历史。同学们还登上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阅江楼,俯瞰长江和南京城,似乎心胸也更加开阔起来。
下一篇::「疯狗浪」索命 天文台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