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科学家指导128学生 走科研路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2月10日

33科学家指导128学生 走科研路

图:特首林郑月娥(左五)、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左三)、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右三)、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右五)、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唐伟章(左四)、香港科学会主席陈繁昌(右四)、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左二)、香港津贴中学议会主席潘淑娴(右二)、香港直资学校议会执委郑建德(左一)及政府中学校长协会主席黄广荣(右一),一同主持「名师高徒」导师计划的启动仪式

为培育创科新世代,港科院、香港工程科学院及香港科学会首办「名师高徒」导师计划,邀请33名本港着名科学家及工程师,担任128名志在科技的高中学生的义务导师。启动礼昨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亲临主礼并致辞。未来两年,徐立之、袁国勇和陈繁昌等着名科学家,将藉电邮、面见等方式为这批香港科技新生代作仙人指路式的启导。\今日时报记者 杨绮青

「名师高徒」导师计划,「高徒」由校方推荐,每间学校只有一名学生获推荐,每一位「名师」将会带领三至四名「高徒」,就其创科生涯进行规划及交流,协助年轻人走上科学之路,学生每年八月底前需向导师提交研习报告。

「官津直资」三者 暂定办一届

「名师高徒」是去年10月下旬在香港科学园举行的「科学之路,我的未来」展览的一个项目,透过导师义务为学生介绍自己的真实生活、成功因素等,让学生规划自己的创科路,圣保禄学校的陈尚旻透露,仰慕遗传学家徐立之已久,想一睹他的风采,做他的徒弟。

该计划不具任何目标,包括导师没有义务帮助学生做功课、通过考试及获得某特定大学或学系取录;学生在两年的计划内,必须与导师至少会面一次,并建立沟通互动的方式,例如:会面、电子邮件、通电话等。

港科院秘书长陈成城指出,学生在每年八月底前,须用标準报告表向创科院提交报告,秘书处将与导师一起审查报告,以确定其进度。他建议学生可介绍通过计划获得的成果、与导师的关係等。津贴中学议会主席潘淑娴称,入选中学包括官、津和直资中学,有名校也有普通学校。「名师高徒」计划暂时只举办一届,待检讨成果及反应后再决定是否续办。

林郑:港具备条件发展创科

昨日启动礼有逾300人出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将学生比喻为幼苗、而优秀的导师则如园丁,只要导师在治学之道上传授和转移知识,终有一天亦可绿叶成荫。她说香港的创科条件绝不比其他地方差,又引用世界各地航拍机、森林火警监控机械人等科技产品,表明香港创科的发展潜力,具极大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价值。

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致欢迎辞时表示,港科院去年发表的《科学、科技和数学与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报告,指出香港学生虽然喜爱数学与科学,成绩亦优异,但高中学生报读大学时,不少人却放弃选读科学、科技和数学科,导致香港创科路青黄不接,「名师高徒」导师计划正是一个机会,「生命影响生命」,启发青年人踏上科研之路。

出席昨天启动礼的包括创科局局长杨伟雄、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还有大批中学校长教师和家长。

上一篇:经民联慰问巴士意外死伤者家属
下一篇:九巴出招 竞争对手有压力\大公报记者 陈卓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