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两会时间正式开启,接下来两周多对中国经济深具意义。
经济目标今天出炉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公告中国全年的经济政策,包括2018年经济增长、货币供应、信贷增长、通货膨胀以及财政赤字等方面的目标都会出炉。中国的年度增长目标是体现政府高层经济思路的重要指标,从中可以看出决策层如何平衡增长、改革和去杠杆等多重目标之间的关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被视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全球目光都将聚焦这一重要时刻。
在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公告中,重申了要在资源配置方面赋予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承诺。外界预计中国将深化国企改革,向私人企业开放更多领域,亦会有旨在遏制金融风险、治理空气汙染并减少过剩产能的具体计划等。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建立依靠内需驱动而非出口和投资推动的内生型经济,将是中国目标所在。
今年两会适逢换届,多了有关全国人大主席和政协主席,以及重要国家机构的人事讨论和任命程序,因此会期拉长至3月20日结束。本届两会,料将讨论和宣布有关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一些高级官员的任命,除了人行行长,外界猜测还有金融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外界可从这些人事安排上,窥探未来数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和经济前景。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发酵,全球贸易战阴云笼罩,成为2018年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3月1日特朗普宣布将于本周签署对进口钢、铝分别徵收25%和10%的全球关税,更多细则于本周公布。时值中财办主任、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访美期间,特朗普这一匆忙决定,难免不让人产生美方刻意营造压力的联想。
「商人」作派的特朗普急功近利,想在短时间内解决长期积累的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问题,剑走偏峰,绝非眼光长远的政治家所为。2017年中美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去年底特朗普访华签下的2500多亿美元大单,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其胃口。
刘鹤于两会前访美,意在避免一触即发的中美贸易战,向美方表明中国仍致力于改革,减少对美巨额贸易顺差,诚意十足。访美归来的刘鹤称,中美双方进行了坦诚、建设性的讨论。
特朗普关税决定亦在全球市场引发震荡。贸易战恐慌情绪蔓延,以及担忧商品价格激增,导致市场出现大幅抛售行为。美国波音等公司股价暴跌,美国三大股指均出现下跌。欧盟表示将对美国商品实施25%的防御性关税。
贸易开战美不会独赢
美国自身的製造业亦不能幸免。事实上,拟实施的钢铝关税将破坏美国就业增长,也必将大大抬升美国人的消费成本。将于本周公布的特朗普关税细则,将有哪些内容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美方若一意孤行,中国决不会坐以待毙。贸易战若开打,美国断不会是赢家。今日时报记者李颖
下一篇::修宪有利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