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看中国政治特色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4月13日

从两会看中国政治特色


萧平

北京两会刚过,香港也和内地一样掀起宣讲热。从中联办官员到港区代表、委员纷纷走上讲台,分享他们的两会观察,传递中央声音、国家议题。两会如此受追捧,实在是因为她太重要了!3月的北京,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政治的集大成,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被视为「中国之窗」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全国政协是国家层次的专门协商机构。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裏,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国务院,要向人大报告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新一年的工作安排;作为国家最高司法机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要向人大报告工作。而所有这些报告在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的同时,还要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还有,国家年度财政预算和年度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也都要由两会讨论和批准。如此多的「最高」在这裏汇聚,中央的重大政策信号在这个平台上集中释放,唯其如此,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才被视为观察中国发展的「中国之窗」。

中国的政治体制既有现代国家管治体系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独特设计,这一点从两会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些对中国政体知之不深的朋友,以为两会相当于西方国家的两院,其实不然。西方国家的上院下院或参院众院,主要职能都是立法,是立法体系内的相互制衡。两会则不同。人大是唯一的立法机构,「唯一」可以减少「扯皮」。政协则是专门协商机构,不行使国家权力,而是参政议政、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为立法和决策提供建议。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监察机构,这些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一样的,唯独协商机构是中国特有的。与西方基于选举的制度设计不同,中国更注重协商,让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种制度设计,既能保证多数人的民主,又能保障少数人表达意愿的权利,避免赢者通吃。

中国协商民主具全球意义

时下不少发达国家遭遇治理的困境,动辄公投、退约,习惯于简单多数决策,无法提出长远规划和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中的癥结就是不懂协商、不善协商,甚至不屑协商。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这几十年国家治理水準和施政效率令世人称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通过协商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无疑是对协商民主的画龙点睛。

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很多问题跨越了国界,需要所有国家至少是主要国家共同面对。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协商民主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全球意义。远的不说,香港参与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包含「一国两制」、三个法域、三种货币、三个独立关税区。如果各行其是,「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就永远是个梦。唯有相互协商,通力合作,才是人间正道。

(注:英文版原文于同日刊登在《中国日报香港版》。)

从两会看中国政治特色
从两会看中国政治特色
上一篇:共享单车提价是无奈之举
下一篇:景区豪华墓反衬公益性墓地短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