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观察】台拒陆生 先受其害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7月12日

文/方想

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停滞了两岸民众的交流往来,当中,陆生无法返台继续学业,成了最大受害者。但其实,就算没有疫情,在蔡英文当局操纵「去中国化」的时候,两岸交流也预期走向倒退,陆生无奈要承担两岸关係恶化的后果,对台望而却步及被迫离开是迟早的事。这也意味着两岸年轻人相互了解的管道愈来愈趋于窄小,加深两岸隔阂,对台湾而言有害无利。

陆生赴台具经济效益

台湾各大学从2011年开放陆生赴台就读大专院校正式学制后,陆生已是重要生源之一,人数连年增长,2011学年总共12155人,到了2016学年已达41975人,增长了2.45倍。当时还是马英九政府执政,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係获得极大改善,各领域密切交流,文化教育交流方面也有重要突破。由于岛内少子化现象严重,许多高校招生不足,影响办学,大陆允许陆生赴台就学,一方面,能够让两岸年轻人共同学习、成长与相互认识,了解彼此,拉近两岸年轻人心理距离。而陆生返回大陆后,成为「友台派」,对两岸关係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台湾高校的生源和营收。据陆委会资料,2019学年大陆就读研修生和学位生约2.5万人,加上各大学姊妹校单一学期交换生及大陆三加一学制(大陆三年、台湾一年),粗估每年对台湾贡献20多亿元新台币(5.2亿港元),这还不包含陆生在岛内的其他消费,经济效益明显。可见,陆生赴台就读,对台湾是有利的。

遗憾的是,民进党执政后,处处设障,导致陆生人数逐年递减,截至2020年在台陆生已不到9000人。陆生不愿到台湾就学的原因,包括长期受到歧视,例如「三限六不」一直没有取消,即限制採认大陆优秀院校、限制陆生赴台总量、限制採认医学和关係安全领域的专业,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给陆生造成许多不便。今年更遇上暴发新冠疫情,蔡当局禁止包括陆生在内的大陆居民赴台,但如今大陆疫情基本上已控制,台湾方面仍不準陆生回台继续学业,以致8000多名陆生无法返台上学,情况令人沮丧。须要指出的是,民进党当局禁止陆生返台,并不是出于防疫的考虑,台教育部原规划分阶段先少量地开放,设定「疫情轻微地区」及「学位生优先」的解禁原则,逐步放行,但蔡当局却以境外生议题涉及「政治安全」考虑为由,宣布暂不解禁,明显是政治淩驾专业,严重伤害了陆生的正当就学权益,影响他们生涯的未来发展。面对台湾摆出一心要将陆生拒之门外的嘴脸,既然不欢迎,陆生又何必自找没趣?

台高教国际化成果遭毁

大陆教育部日前宣布,除尚未完成学位的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继续返台修业外,2020年大陆各地各学历层级毕业生赴台升读工作全部暂停。显然,蔡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操作「反中去中」,升高两岸敌意,并将矛头对準了陆生,不仅歧视对待,而且连番打压,岛内对陆生不友善的氛围也日趋加重,这样的氛围下,陆生赴台升学就读,学业易受干扰,人身安全也受威胁,处境维艰,避而远之是唯一选择。而未完成在台学业的陆生,因无法返台就读影响个人学业和前途,徒呼奈何。台当局政治淩驾专业的操作,必然会大幅降低台湾高等教育的吸引力,最终反噬自身,除了恶化两岸关係,失去经济利益,正如台科大校长廖庆荣所说,优秀境外生可能放弃赴台,也会影响他们的学弟妹选择赴台的意愿,高教多年累积的国际化成果将毁于一旦。

上一篇:罢韩暴露台政局困境
下一篇:【人民锐评】香港记协,别再作妖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