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先于法治是害人陷阱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2月17日


萧平

日前,一群号称「反威权」的人纠合了一场集会。当他们喊出「没有民主,哪有法治」的口号时,瞬间暴露出这帮所谓的民主派对民主政治的无知。他们挖下诱骗的陷阱,欲置香港于万劫不覆。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有序的民主本身就拥有法治内涵。若一定要分先后,那一定要先有法治,才有民主。

日裔美籍政治学家福山,20多年前曾因抛出「历史终结论」而红极一时。他所推崇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在苏联解体的映衬下,一时风光无两,登峰造极。可20多年后,福山发现,历史并未终结,民主制在天鹅绒和茉莉花的粉饰下,把阿拉伯世界搅得乱七八糟,欧美那些提供民主样板的国家也陷入「否决政治」的泥潭。愕然之下,福山从狂热回归冷静,写了一部厚厚的《政治秩序的起源》。

在这本书里,福山以两千多年历史回溯的宏大叙事,阐述了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他认为政治秩序有三个元素:政府效能、法治和民主。政府是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政府失效,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法治是社会秩序的规範,法治缺乏,社会就是一盘散沙。民主的核心是问责,是监督政府按人民意志行事,而非简单的一人一票。

福山深刻反思的成果,是给出了政治发展的逻辑顺序。首先必须让政府能做事,其次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法治体系,最后才是在法治的规範下,实现民主问责和民众参与。这个「政治秩序」是不能颠倒的,否则民主就是民粹,就是脱缰的野马,社会失序就在所难免。文革的大民主、西亚北非之乱,都是梦魇般的可怕例证。

一旦回归民主发展的自身逻辑,「反威权」以民主沖击法治的险恶用心就藏不住了,还能骗得了人吗?

(本文的英文原文于今日刊登于《中国日报香港版》评论版面。)

上一篇:议事规则修订审慎合理
下一篇:香港是各方接受的中心都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