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新风的精髓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1月02日

周八骏

中共十九大制定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接下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关于经济形势和工作的会议,和一年一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把十九大制定的未来30多年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落实到明年和未来几年的具体工作部署上,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的前瞻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值得香港特别行政区借鑒。

展现连续性与开创性

在香港,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即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必须以西方政治模式来展现,而事实是,香港的反对派在立法会裏已充分表现西方政治模式的缺点。有人也许会说,那是因为香港没有实现「真普选」。然而,西方那些早已实行所谓「真普选」的国家而今深陷「否决政治」泥沼难以自拔,岂不是在打「真普选」的耳光?

今天,香港面对深层次结构性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相互纠缠错综複杂积重难返的局面,原因固然也複杂,但是,有一个因素是显然的,即:历届政府缺乏施政的前瞻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结合。

新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竞选时就提出,要继承第四届政府的好政策,展示施政新作风。她在其首份施政报告的前言开宗明义指出:这份施政报告「详细交代本届政府在各政策範畴的远景和措施」,希望它「能为香港的管治、经济发展、房屋、教育、医疗等领域带来新的起点」。

半年来,在土地和房屋政策上,新一届政府充分显示了对于上一届政府有关政策的连续性。12月20日,政府公布首份《长远房屋策略》报告,未来10年房屋总供应目标仍为46万个单位,与上一届政府所订目标一样。

半年来,在创新科技政策上,新一届政府则充分表现了对于以往历届政府的开创性。行政长官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循包括研发资源、汇聚人才、提供资金、科研基建、检视法例、开放数据、政府採购和科普教育等八大方面加强创科发展的思路,这是前所未有的。在特区政府领导下,香港科学园研究推行吸引巨企「入园」的措施,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香港必须也必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因此,从特区现届政府起,必须具备施政的前瞻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房屋政策可借鑒内地

以行政长官在首次述职时代表特区政府所签订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为例,这是一项既必须从长计议也必须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宏大规划,因为史无前例而需要高度前瞻,因为逐步推进而需要既保持连续性又呈现阶段特徵。

前瞻性和阶段性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二者都需要开创性。思维、观点和角度不具开创性,根本无法前瞻正在急剧变化的世界、国家和香港。思维、观点和角度不具开创性,也不可能发现现实条件的变化而採取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以香港的土地房屋问题为例,新一份《长远房屋策略》报告显示,解决土地和公营房屋供不应求问题需要开拓思路和办法;解决「不适切居所」问题也需要开拓思路和办法。

新一份《长远房屋策略》报告指出,兴建公营房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房委会已用毕所持有的「熟地」,而发展「非熟地」建屋时间一般较「熟地」5年为长。这是按照香港现行把「非熟地」变成「熟地」的程序和办法来测算的。欲把「5年」缩短,就需要新办法。

新一份《长远房屋策略》报告指出,全港约有11.51万住户的居住条件欠佳,较2016年长策报告的10.55万户增加逾万户;其中,8.33万户居于房。儘管因为统计方法更改,不能把去今两年数据直接比较,但是,必须改善这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则是不争事实。运输及房屋局局长称,他支持有心团体或人士推动共享房屋或组合屋来协助这些住户。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思路。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首次表示「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香港不妨借鑒。

上一篇:争取更多内地便利港人措施
下一篇:智慧城市应着眼经济转型及创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