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赵汝林
本港政府早前在立法会上表示会在年底前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果如其然,本月15日,政府正式对公众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向市民说明未来5年智慧城市的发展计划和工作。
今次公布的这份正式的智慧城市蓝图,将集中于从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环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和智慧经济六个範畴来打造香港的智慧城市体系。相较于之前6月份长达200多页的《智慧城市蓝图顾问研究报告》,此次正式版的智慧城市蓝图简化为30多页,让市民一目了然,内容和工作措施更为集中和具体化,也更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现时香港所需以及实际的可行性来提出规划。例如,在智慧出行方面,将着力建设起智慧运输及交通管理系统,安装车内感应器以遥距方式自动缴费,而无须在收费亭停车或排队,而且亦会在巴士站设立资讯显示屏,让乘客可以看到实时的巴士资讯,以此来纾缓本港交通堵塞,以及帮助市民更便捷的出行和规划行程。在智慧生活方面,政府将于2018年开发「快速支付系统」,让市民可随时随地以电子方式支付,并且在2020年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数码个人身份,可使用单一的数码身份认证进行政府和商业的网上交易,同时在2018年推出10亿元的资助计划,协助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试用及购置科技产品,以此来应对本港的安老服务及人手短缺问题。再如在智慧市民上,将加强推行STEM教育来培养科技人才,同时会推动相应有利措施引进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对初创企业提供财政支出等。在智慧政府方面,则是会开放数据,以及于2019年採用具增强保安功能的公共云端服务,为市民提供有效率和灵活的政府网上电子服务。
政府应引导市民接受新科技
可以看出,这些策略都是可以有效帮助解决香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项问题和不足之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科技和大数据来提升城市的管理和运行效率,服务和改善市民的生活,让本港更有活力和吸引力。但要真正让香港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智慧城市,不仅是政府要开展实际的工作,让这些规划和策略都落实,社会各界也都要积极参与。
一方面,政府需要制订出具体的规划来指导本港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进度,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而且,政府的监督和统筹智慧城市建设亦是十分重要,如此才能保证工作如实开展。例如,由行政长官主持的高层次、跨部门的「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和创新及科技局专门设立的「智慧城市办公室」,可以看出政府发展智慧城市的决心。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不能离开其他社会界别的参与和努力。比如,智慧城市中各科技项目和产品需要科研机构、企业的研发和製造,以及运营和维护,培育科技人才和本港的创科氛围,需要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积极参与;再者,市民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智慧城市最终是为城市中生活的市民服务,让城市生活更便捷、高效和健康,市民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乐于接受新兴的科技和应用,不断适应新的改变,只有市民在生活中积极运用这些新的科技产品和项目,让它们得以应用,不断更新变革,香港智慧城市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方面,政府需要行前一步,提供诱因让市民乐于接受新科技。
本港正在积极发展创科,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创科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打造智慧城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政府须将智慧城市蓝图中的政策和规划都落到实处,坚持开展实际工作,社会各界也要一起积极参与,如此,香港成为智慧城市才是指日可待。
下一篇::强积金僱主供款即是僱员供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