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积金僱主供款即是僱员供款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1月02日

狮子山学会 白仲祺

政府如果有意令香港人改善生活,最直接的措施,从来都不一定是派钱或者任何主动的政策。香港历史以来,政府积极不干预,令香港历史遗留的文化得以保存。这个思想,一直反映在港人的DNA内。

今天,市民最大的诉求,是想政府改变很多阻挠市民自由订下合约的政策。

任何想开始新生意的人都知道,僱主与僱员能够自由订下合约的条款,越来越少。由最低工资、强积金,到未来可能有的最高工时,逐渐减少他们订立合约的自由。有人以为,这些自由减少,不就对他们更好?这种思想,反映政策制订者还未明白香港人在创科等等範围的诉求。

强积金政策,很容易被看成一个有利市民的政策。用强制方式,令市民储起薪金一部分,令他们退休安享晚年,不就是一个双赢的政策?不过,如果这政策这幺理智,不就应该获取大部分人的支持?当狮子山学会派人到街头访问市民意见时,有五成半市民表示同意全面撤销强积金,并把户口所有款项退回僱员或自僱人士。政策失败,却被演绎成受欢迎,令市民继续受害。

由市民选择如何使用资金

强积金对沖,原意是减少僱主被强制增加僱员资金时,可以减少为长期服务金和遣散费拨款的负担。要改善对沖带来的坏影响,政府採纳的政策,只可以说是不治标,亦不治本。用公帑,即是打工仔的资源,补贴对沖带来的负担,等于让更多人分担对沖的坏处。政府新方案,亦增加强积金僱主供款1%。

所谓的僱主供款,根本是混淆视听。从会计学,僱主所有的支出,只是支出,并无分僱主供款还是僱员供款。而在僱员角度,每月能袋下口袋的,就是工资,减除例如收入税等等,僱主付出几多,但根本到不了僱员口袋,对他们好处何在?

当然,强积金不是不到口袋,而是被扣起在回报差、收费高的基金,对于年轻的打工仔,想起退休,他们今天能够使用自己的钱,不就更加重要?最大问题,就是他们根本无得选择。

用增加强积金供款作为取消对沖的方法,简直反智。如果政府接纳对沖应该取消,就应该以递减方式立即减少对沖。用打工仔自己资源,即是公帑,在强制僱主增加供款,两个方案都不能接受。

唯一方法,就是回应高于五成打工仔的要求,便是全面取消强制供款的要求,逐渐开放让僱员取回供款。这不止解决对沖问题,更能在不增加政府负担,大大增加市民使用自己资金的自由,让他们能够用自己方法为退休作準备。

至于政府一直认为,要强制市民储钱才是为他们着想,相信同意这思想的市民,会自由选择将自己资金保留在强积金制度内。

上一篇:建智慧城市须齐参与
下一篇:「一国两制」的完美接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