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迈向实质性进程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1月21日

路敏盈

1月9日,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香港特区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区卫生局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在惠州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三方政府代表在会上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以及26个合作项目。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随今年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初步形成,区域联动效果开始显现的态势下,继《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界合作协议书》之后的又一个新协议的诞生。预示大湾区建设,尤其是三地多行业互补互利的区域合作新框架已正式启动实施。

卫生与健康新协议诞生

自粤港澳大湾区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之后,去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全面确立了把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报告强调,「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随后,十九大报告将「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写入其中,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订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更被写入2018年经济工作计划中,从中央到地方,多项工作围绕大湾区建设展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实质性的发展进程。回顾粤港澳大湾区从规划走向实施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央对香港和澳门寄予特有的厚望。

大湾区建设迈向实质性进程

笔者以为,我们甚至可以认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本身,就是中央为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而度身订造的重要措施。整个规划的布置和实施,体现了推动港澳和内地合作共赢的国家意志及宏伟决心。

服务业是港澳经济的主体,香港是名闻遐迩的「东方之珠」,而澳门是旅游业、酒店业、娱乐业驰誉世界的「海上花园」。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以旅游与医疗卫生作为三地合作的先行,既充分发挥港澳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将有效地促进三地人流物流的互动效益,不失为一个非常周全切实的考虑。

港府任重道远

千头万绪,如何发挥香港在大湾区的独特优势,确立香港在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城市功能定位应无疑是一个前提。然而,发展的形势事实上会对特区政府要求做得更多更好,更关键的问题是香港不能吃老本,不能只满足于既有的传统优势,香港必须在新时代有所前进,有所创新。长远而言,港澳特区更应通过自身优势带动整个湾区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湾区进一步向世界开放,探索「两制」融合之路,使之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版模。中央对香港寄望殷深,当此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了配合国家发展,港府必须积极作为,改变传统的不干预套路,港府新班子任重而道远。

为更好地推进大湾区建设,目前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的「与内地合作督导委员会」,更名为「推进大湾区建设及内地合作督导委员会」,为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拟订具体工作计划。同时,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将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负责与中央部委、广东省和澳门特区政府等进行协调,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做更多实际工作。

大湾区规划的建设重点之一,就是要把这个国家经济新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前,香港正与深圳共同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落实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规划,贯通创新科技产业的上、中、下游,全面打造大湾区的国际创科中心。

全港市民理应对这些涉及香港未来发展的大事予以更多的关切了解。

上一篇:反对派破坏和解
下一篇:全世界看好人民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