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最近,内地一篇中学生作文在网络上流传,引发讨论,文中所言,让许多成年人深思。这篇作文题为《说尺子》,节录部分内容如下: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準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乾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麵,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应掺沙子。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这篇文章的作者虽然只是一名中学生,却对世事有深入的洞见,实在了不起。用这位中学生说的尺子来量度香港今时今日的人和事,实在令人唏嘘。
郑若骅住所涉僭建
新任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刚上任,就被揭发原来的住所涉及僭建,郑若骅立即就事件作出回应,承认自己有疏忽,同时立即配合相关的部门,弥补自己的疏忽。事件到此原本就应当告一段落,但是,当衡量香港政府官员的尺子,被染上政治色彩之后,事件就变得十分复杂,因而再难以找到一把客观的尺子,让事件变得清楚。
郑若骅1月6日获委任为律政司司长之前,是私人执业资深大律师,具有特许工程师、特许仲裁员及专业调解员资格,经常在复杂的国际商事及国际投资纠纷中获委任为代理人或仲裁员。她是香港社会的精英,也是成功的专业人士,同时也承担多项社会公职,如果不加入政府,她应该可以继续过着原本十分优裕的生活,香港社会、媒体和各路政客,也会以十分宽松的尺子去评价这位资深大律师,不会有人对她的个人品格提出怀疑,反而还要因为她在专业领域,在她所服务的社会公职领域,对她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作出赞赏和表彰。
但是,一旦郑若骅加入特区政府,特别是接受了中央政府的委任状,事情就立即发生了变化,用来量度她的尺子,也被扭曲。
郑若骅购入一所曾经被改建过的住宅,未能发现其中的僭建问题,也未有及时向政府有关方面申报,结果在她上任的第一天,就变成引发一阵密集的政治攻击的事端。发起政治攻击的人们,完全否定了郑若骅之前曾经对社会的贡献,也故意忽略了她愿意放弃原有的安宁平静又优裕的生活,走入被形容为「热厨房」的特区政府,承担起律政司司长的重任。这种情形就像本文开篇的那位中学生笔下的慈母,以及舍粥大嫂的遭遇。
过度政治化阻客观公正
香港社会在过度政治化的影响之下,几乎已不存在一把量度世事的公正、客观的尺子。眼下香港社会的情况,只要发生了一点事情,会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然后大打出手,互相攻击,无法分辨出是非对错,而当事人则要平白地遭受到无法想像的压力和困扰,香港社会更加因此而蹉跎岁月,无法向前迈出一步,实在令人感叹。
郑若骅的遭遇,正正反映出香港社会这把尺子扭曲得有多幺严重,而这把扭曲的尺子,又如何地阻碍着香港的正常运作。香港特区政府正值求才若渴之时,像郑若骅大律师这样的优秀人才愿意加入政府,服务社会,正是香港之福,却因为这把严重扭曲的尺子,无端为事件增加了不必要的阻扰,这不是在阻止郑若骅,而是在阻止整个香港向前发展。
香港的市民大众能清醒地看到这把扭曲的尺子以及它的危害吗?内地那篇中学生的作文,值得推荐给香港市民好好读一读。
下一篇::完善港铁事故罚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