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华人革新协会副会长 文满林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大型展览于本月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展出500多张珍贵图片和119件实物。展览为香港同胞带来一股热潮,对上了年纪的长者同胞来说,更带来了不少珍贵回忆,尤以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总理亲自决定的「三趟快车」和「东江供水」之两大造福香港民生的重大项目最为令人津津乐道。
对港人的体贴和关心
「三趟快车」是周总理在五十年代中决定拍板实施的,在香港执行的是五丰行。五丰行是当年香港负责内地供港粮油副食品的总代理,而「三趟快车」运送的大致都是粮油副食品,包括茶米油盐、鱼虾蔬菜鸡鸭猪牛羊等等食用品,都是市民每日不可或缺的。当年香港环境不似现在,尤其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类食物用品都较缺乏,本地农作生产有限,「来路货」提供的多是高档的奢侈品,帮不了劳苦基层市民面对生活困苦。「三趟快车」就是在这种困苦环境下实施的,为的是解决香港同胞面对的民生问题,造福香港广大市民。若当年没有周总理决定的「三趟快车」,每日三趟由火车运货来港供应,广大劳工基层的生活真的是百上加斤,苦不堪言。每日三趟由火车运货来港的物品,可谓价廉物美,大受市民欢迎,货物一到港,旋即被抢购一空。正如上了年纪的市民所形容:平到你笑。「三趟快车」一直维持至八十年代,因应形势发展和转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来的,当然是香港与内地的各种运输交通发展,以及供港货物有增无已,比当年「三趟快车」运货供港量何止多百倍千倍万倍。无论怎样,「三趟快车」确是周总理和祖国对香港同胞的一份体贴和关心。
时至今日,作为「三趟快车」在港的执行者五丰行,依然负责供港副食品,如供港的猪牛羊。余生也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转到五丰行属下的屠房公司工作至今,见证了近二三十年五丰行代理猪牛羊供港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如2007年,供港的活猪突然出现短缺,肉价上涨,年底至2008年初由20多元一斤涨至40多元一斤,市民当然牙痛咁声,每隔三五七日就有猪价的新闻成了头条,有些政客就将肉价波动归咎五丰行。其实,当年来猪短缺是因为内地养猪业出现问题,内地肉价涨得比香港还大,「猪肉价格涨幅」成了2007年内地十大关键词。由此可见,内地来货一少,即时影响香港市民的生活,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环境就更是如此,故「三趟快车」是十分重要的。周总理,香港老一辈市民永远怀念您,感谢您落实「三趟快车」!
下一篇::创新创意增住屋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