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高学历贫穷趋势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5月21日

缓解高学历贫穷趋势

本港高学历贫穷人口趋升,拥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在职贫穷人数,由2012年的约1.84万人,增至2016年的约2.83万人,5年间增约1万人。政府分析指,1万名新增高学历贫穷人口中,逾半为兼职人士,大部分是学生,与全职工作家人同住;其余为全职在职贫穷人士,肩负家庭经济重担,一人独力养三、四口,较难脱贫。有关现象反映本港M型社会塌落加剧。

M型社会塌落加剧

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指出,日本乃至全球普遍的发展趋势,即代表社会富裕与安定的中产阶级,正在快速消失,其中大部分向下沉沦为中下层阶级,这将直接导致各国从倒U型社会转变为M型社会。

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一书中问道,你自认是「中产阶层」吗?那幺,请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买楼按揭给你造成很大的压力吗?

第二,你不想结婚更不想养儿育女吗?

第三,你为小孩未来教育费用担心吗?

如果有任何一个答案为「是」,就意味你极有可能不再是「中产阶层」了。但本港许多高学历青年,往往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都为「是」。特别是其中高学历者应付贫穷的方法为不结婚不生育,造成低生育率的后果,不仅打击内需,而且加速社会的老龄化。

随着本港M型社会塌落显着加剧,世界各类组织的各类指数,往往反映出香港是全球最不快乐、对年轻人最不友善的城市。社会上升通道堵塞,「学历通胀」加剧,年轻人难出头、难置业、难结婚,瀰漫悲观情绪,很容易激进,甚至走向极端化,令整个社会充满戾气与骚动。

社会的进步发展,必须倚靠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让他们有向上流动的机会,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及累积个人财富。所以,一个地区的经济起飞,就必须要有大量中产阶层的形成。回顾香港经济的起飞,就是由于中产阶层的大量形成,无论是对社会稳定,还是促进消费,形成奋发向上的主流价值观,都有积极的作用。

多管齐下 解决问题

港府要缓解高学历贫穷激增,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经济发展要坚持多元化方向。一方面,继续发展金融、贸易、物流和商贸服务等高增值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选择性发展现代科技创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高学历年轻人创造更多与学历相匹配的高薪职位。

二是解决「学历通胀」问题应多管齐下。一方面,学校、政府及家庭应共同协助中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勿一刀切跟大队盲目报读大学。报读大学时,应认真选择专业。政府也应集中资源投放在现有的大学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或投放资源在更高端教育,培训顶尖的科技及管理人才。

三是大力推动香港专业服务走出去,特别是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绝对是当务之急。目前香港有50万人移居内地,25万名港人在内地工作,另有约1.5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高等院校就读。随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逐步明朗,机遇在前,香港专业界已开始做準备。然而,青年人要在内地就业和创业并不容易,除了资金之外,不熟悉内地政府架构和办事文化,面对不少困难。对此,特区政府应主动提供协助。

四是重建置业阶梯,由公屋开始,绿置居、居屋及首置屋紧随其后。资助房屋包括居屋及绿置居的售价定价要与时并进,可考虑将售价与合资格家庭的供款能力挂鈎,在此情况下,折扣率并非铁定不变,可以提高申请者负担能力的比重,在体现公平性的同时,让更多中产受惠。

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 杨志强

上一篇:招聘广告应有禁忌
下一篇:【港事讲场】警惕戴耀廷仍在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