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若说2016年10月1日「入篮」(SDR)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重大突破,那幺2018年3月26日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事关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就在当天正式推出人民币结算原油期货。相信随原油期货在中国的交易量增加,以及「一带一路」的互动发展,乐意使用石油人民币的国家、地区必然越来越多,美元独大的情况将会渐渐改变。
基辛格曾说过:「控制了石油就控制所有国家,控制了货币就控制整个世界。」可以说,美国之所以胆敢周围横行霸道,石油美元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石油人民币横空出世,无疑是对石油美元的一个挑战,但是否就可以一下子与美元分庭抗礼,还须务实分析,不能盲目乐观。
挑战美元 路仍漫长
先看看以下数据:一,截至去年底,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人民币佔比1.23%,与美元所佔的62.7%(6.28万亿美元)相差巨大;二,在SDR中的五种货币,权重分布是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圆8.33%,英镑8.09%,人民币与美元和欧元的权限有明显差距;三,最新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排名,美元使用率为39.47%,欧元33.98%,英镑、日圆、瑞郎和加元位列第三到第六位,人民币排第七,在国际支付中佔比仅1.56%。
现时人民币势头强劲,不少舆论对人民币的前景也一片叫好,不过从上述三大数据反映出,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取得重大成就,但与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相比,仍有天壤之别,甚至与欧元、日圆相比也有不足。因此,如以为人民币近来表现强势,很快就与美元并驾齐驱,那不仅是极大的误判,而且十分天真。
应该清醒认识到,要终结美元霸权,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不过,对于香港作为境外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来说,石油人民币的出现,正好带来难得的契机,可把香港的金融优势尽情发挥。事关上海原油期货是向全球投资者开放的,最大特点是以「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作招徕,在内地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可完全自由兑换的背景下,可说为香港提供了一个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黄金时机,箇中好处,不言而喻。
境外平台 唯港独家
值得留意的是,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为了便利境外投资者,向香港证监会申请成为自动化交易服务(ATS)提供者,在香港本地设立电子交易平台,让国际投资者无须前往上海便可买卖期货合约。这是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在境外唯一的电子交易平台,香港得利之大,可想而知。
香港虽是亚太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但以往商品期货交易一向是短板。前几年,香港商品交易所成立,意图有所作为,奈何交易不够活跃,入不敷支,终以清盘收场。而今,国家推出原油期货,且在港设立独家的境外电子交易平台,香港的金融机构若能好好利用这个独家平台,善用「一国」之便,「两制」之利,不愁没有商机。
因为,原油期货必然牵涉大量资金,当中便会催生很多配套服务,包括融资、原油及油製品贸易、仓储设施建设、风险管理,以及境外保证金存管(涉及跨境收款、付款、结汇、购汇)等。以香港承接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黄金通的经验,相信只要摸清需求,针对客户特点设计好各种类型的配套产品,在原油期货交易当中配合到「国家所需」,发挥出「香港所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必更稳固。
下一篇::「一地两检」开弓没有回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