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美国国务院近日向国会提交《香港政策法报告》,除臆指中央政府部分行为与基本法承诺的高度自治不符,又提及高铁西九站有内地人员执法和《国歌法》等;并且点名指特首林郑月娥于去年10月应中央政府要求拒绝美国的引渡要求,更将疑犯移交内地看管,称这是1997年以来首宗案件。这是美国近日连番打出「台湾牌」后的新一张「香港牌」,但香港岂可成为美国的反华棋子!
今次事件源于前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涉贿非洲政要的案中案,涉案者被指入侵两间总部设于纽约的律师事务所的内联网,透过欺诈方式,盗取几间上市公司有关合併和收购的信息,获取约300万美元的非法利润。疑犯在2016年12月在港被捕后,美国政府开始一轮冗长累赘的引渡申请,包括所有证人以及文件託管人的书面供词,而在10个月后,亦即去年10月,经中央考量后,指示拒绝美方的引渡逃犯要求,并将该名疑犯交予中央政府。
保安局前局长、新民党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指出,根据引渡协议,如有人要求香港移交中国籍人士,而中央政府认为牵涉国防、外交或重大公众利益时,可拒绝香港移交有关人士,这是双方同时保有的对等权利。一切都是有法可依,美国凭什幺要香港做小乖乖?「泛民」议员凭什幺要香港「跪低」,甘当美国反华的马前卒?
根据维基解密,美国领事馆在香港十分活跃,亦一直担当对华情报中心,香港政治人物被列为定期访谈对象。至于1992年制订的《美国-香港政策法案》,明显是美英外交合作的产物,让美国在香港回归后,可取代英国延续对港以至对中国内地的影响力,保障美英等国在区域发展的利益与实际需要,并藉此将香港问题国际化,以及成为政争工具。
其实,《香港政策法》并非真正的联邦法案,更不存在港美之间相关法律的上下级关係,而只是「MOU」式的承诺,但释出一个明确政治信号,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变奏。美国单极独大之势已凋零,「中国製造2025计划」怎前冲?
亲美没出路已是全球共识,在过去逾四分之一个世纪,美国就《香港政策法》打出的「香港牌」,对香港是祸是福,大家都应心裏有数。今次旧调重弹,只因没有新弹药,才会未成气候。但部分香港政客和媒体随之起舞,甘当美国的棋子,惹人反感。经大乱求大治,出路就在两地共融,为国为港都不容美国横行,更不容香港沦为中美恶斗的筹码。
下一篇::空置税难抑楼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