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课纲重国家观念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6月25日

新社联副理事长、荃湾区议会副主席 黄伟杰

认识和培养国家观念,是香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局早前公布了新版初中中国历史课程大纲,修订了约20年没有改变的课程,包括在维持关于香港发展的课时下,把香港史渗入中国历史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史时,更切身感受香港与国家的关係。

过去几年,香港部分激进青年学生被煽动参与违法「佔领」及暴力冲击,而所谓的「港独」、「本土」思潮也在校园闹得沸沸扬扬。归根究底,这与香港年轻一代对中国历史认识不足、国家民族观念薄弱有一定的关係。

特首林郑月娥去年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在2018/19学年落实中国历史成为初中独立必修课,旨在增强香港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其后,教育局在研究新课纲时,全面听取和吸纳了前线老师的意见,又在教学法上引入小组协作等自主学习模式,与时并进,故此新课纲普遍赢得教育界的正面回应。

当然,社会上仍有人指,大纲没有提及政治争议事件,做法未能全面呈现香港完整的历史发展云云。但当局没有硬性把具争议的历史事件加入到课程中,正好体现了「教育回归教育」,既可避免课程安排捲入政治争拗,也可给予老师及校方更大弹性和专业自主。

无论如何,新课程大纲不只为香港初中中史教育奠下基础,有助提升中史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启发新一代建立国家民族意识。香港快将迎来回归21周年,香港命运从来跟祖国紧密相连,社会各界应共同肩负历史责任,提高新一代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上一篇:为梁天琦狡辩是颠倒黑白
下一篇:【海峡观察】台湾经济20年来最好? 数字会说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