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踏进6月「搵暑期工」和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当局再一次语重心长地警告一心「搵快钱」的学生和待业青少年,小心「暑假陷阱」,而重点则由提防被「呃钱」,改为援举多个「小贪换重囚」的案例,提醒不要做「冲关猪」,不要沦为罪犯骗徒的「代罪羊」。
骗徒和犯罪集团「暑期呃学生」,已成多年禁之不绝的痼疾,由骗财、层压式推销、盗用个人资料、安排从事危险工作和作为廉价劳工,到最新的诱骗他们做「冲关猪」,为贩毒集团和走私集团运送毒品、仿真枪和手机等货品。
对于贩毒行为,全球各国都採取严刑峻法予以遏制,罚则远高于其他一般犯罪,而且按数量和市值而递增,不少国家最高刑罚会是死刑,香港亦达终身监禁。由于利润高、刑罚高的高风险,犯罪集团便看準部分青少年天真但想「搵快钱」的心态,不再以口耳相传模式,而是透过网上论坛或社交群组,将携带违禁品包装为「帮手带货」、「免费旅游」,最初是带水货,又免费饮饮食食,之后便以更高酬劳去利诱他们贩毒。
海关指出,今年首5个月破获青少年客运走私案91宗,较去年同期大增44%,其中涉毒案有11宗,更较去年劲升1.7倍,年纪最小的被捕者是两名16岁青少年,反映不法之徒出尽法宝,招揽年轻人加入走私团队「代孭黑镬」,当中有不少青年参与非法勾当也不自知,但更多的是明知故犯,穿上经特别安排的衣服,并按指示以迂迴路线逃避追查。他们心存侥幸,并受毒犯误导,以为「年轻会罪轻」。结果呢?在2015年时曾有一名20岁青年仅为500元报酬,走私5公斤氯胺酮而被重判22.5年。
面对「搵快钱」的陷阱,第一,学生们应明白暑期工应以体验为主,既然本身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在找工作时便应有自知之明,若工资过高,更要头脑清醒,警觉不劳而获的陷阱,更不要心存自欺欺人式的侥幸,青春不能成为仅值三数千元的人生赌注!
第二,当局须採取三方面手段去堵截:一、投放更多资源,加强校内宣传,以及升学和就业辅导工作;二、加强网上巡查、执法和「放蛇」,从源头堵截犯罪集团诱害学生和待业青少年;三、「冲关猪」只不过是带家,当局应从毒犯和吸毒客这两个源头进行根治。
下一篇::莫再煽惑年轻人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