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身兼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的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将率领青年代表团前往深圳、武汉及北京参访交流,并会在北京获国家领导人接见。他鼓励更多年轻人把握机遇,积极到内地发展,从而真正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须把握大湾区机遇
香港的年轻人一直受到各界关注,有一些人还认为香港存在青年问题。这些问题总括而言,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是年轻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回归以来的多项调查都显示,香港年轻人存在身份认同的迷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不高,一些人认为这是香港近年出现的一系列社会政治事件的总根源,需要认真对待。其二是香港的年轻人视野不够开阔,对国家的发展现况,对世界的发展趋势缺乏较全面的认识,太过专注于香港一地的情况,而对外界的了解不足,尤其是对内地的情况不了解,甚至存有偏见。其三是香港的年轻人在经济层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包括工资不高,在本地就业须面对经济结构不够多元化的问题,向上流动机会较少,而且香港楼价过高,年轻人难以依靠自己的努力置业安居。
这些问题确实是香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如何解决,特区政府似乎尚未有令人信服的完整方案,所以,社会上不断有有识之士向政府建言献策,甚至自己行动起来,关怀年轻人,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学习、就业、创业的机会。这些行动实在令人敬佩,相信对社会发展亦将带来正面的作用。
国家及特区政府正在就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作规划,这一规划涉及的範围较广,对未来的影响大而深远,故受到香港社会的关注,而年轻人的问题,自然也提到大湾区规划的层面去讨论。
大湾区发展对香港的影响将会是全方位的,对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亦将会有较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笔者认为,现时社会上存在一种现象,许多人鼓励年轻人北上发展、创业,认为这是解决香港年轻人问题的捷径,只要年轻人愿意北上,彷彿上述三方面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然而,笔者并不十分认同这种观点。
让港青为香港打拼
虽然笔者十分赞同需要为香港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北上交流和发展的机会,但并不认同要将香港的年轻人问题转移到大湾区的想法。这种解决香港社会问题的思路其实一直存在,当香港出现了人口老化,长者福利成为社会负担时,就有人提出让长者北上到广东、福建养老;当香港公屋不足,许多人排长龙轮候公屋,要等候多年时,又有人提出要在珠三角划地兴建香港公屋,将无屋住的人迁移至内地,所以,现在当社会出现青年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有人希望将有关问题转移到大湾区。
其实,这并不是一种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年轻人北上发展,不等于就能解决香港的青年问题。香港未来的发展,同样也很需要一大批积极向上、具有竞争力的优秀青年。如果香港成为一个被年轻人放弃了的城市,那幺香港将成为一个没有未来的城市。所以,解决香港的青年问题,最基本的,还应该从香港自身入手,改良目前的政策,为香港培育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而不是把年轻人都往外推。
大湾区规划确实为解决青年问题带来机遇,但这种机遇并不是简单地鼓励年轻人北上发展就完事,相反,应该是特区政府以及关心年轻人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借助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为香港青年创造更多在本地发展的机遇,让年轻人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愿意留在香港为将来打拼。
大湾区的发展配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将落力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提高大湾区整体经济质素,香港若能融入这一发展蓝图之中,将会带来极大的机遇,对香港的年轻人来说,就会出现很多创业、就业,以及多元发展的机遇,这本身就是解决青年问题的良机。只要香港社会能协助年轻人认清形势,把握住机遇,那幺就不愁没有解决青年问题的办法。
所以,在大湾区规划即将推出之际,香港社会需要做的,不应该仅仅是一味鼓励年轻人北上发展,而应更主动地协助年轻人了解大湾区,认识大湾区,协助年轻人装备好自己,迎接大湾区时代的到来,让年轻人能在机会面前,有更好的準备,把握机遇,为香港的未来而努力。
下一篇::暴力无可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