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去年底成功修改立法会《议事规则》,包括降低全体委员会人数、收紧呈请书门槛等,削减了反对派的「拉布」空间。惟过去半年,议事堂依然无规无矩,政客拍叫嚣、冲击主席台等闹剧反覆上演。归根究底,在于《议事规则》仍欠缺具阻吓性的惩罚机制。反对派「反转」议会的成本极低,自然肆无忌惮。
更令人不齿的是,其身不正的政客,早前明知阻止不了「一地两检」议案通过,索性反咬议会主席「剥夺议员发言权利」,甚至提出不信任动议,挑起政治纷争。连串风波,更加反映昔日议事堂那种谦谦君子、绅士议政之风一去不复返,《议事规则》必须与时俱进,杜绝任何给政客钻空子的机会。
我们乐见议会近日有意再完善《议事规则》,而立法会秘书处亦已详细研究多个外国议会守则,发现当中均会针对违规议员设有累进制、经济惩罚等做法。据报,反对派趋之若鹜的西方国家,同样会遏制议会不文明行为,例如美国国会有停职和罚款机制,而英国议会最高更可惩处行为不检的议员在整个会期的余下时间停职扣薪。
反观香港,立法会主席虽然可下「逐客令」,但违规议员胡搅蛮缠仍可稳袋高额薪津,更可提早「收工」。不过,政客长期辜负选民所託,甚至愈玩愈过火,早已令市民忍无可忍。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议会秩序一日未拨乱反正,香港就永无宁日,只有果断完善法规,才能为香港多做实事。
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大埔区议会副主席 黄碧娇
下一篇::严禁「港独」 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