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周五访问深圳,重点是参观深圳创科企业和机构,希望向深圳学习以科技改善民生。创新科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不力发展创新科技产业,难以跟上世界潮流,香港在这方面已落后许多,正要大力追赶。更重要的是,创新科技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更应该应用于民生改善,特区向深圳取经用科技改善民生,是一个突破。
访问团组合见新意
林郑月娥这次访问深圳,除了负责内地事务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负责科技发展的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之外,还专门带上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两位平时主要负责本地社福及医疗卫生事务的官员,很少前往深圳访问,今次这样的官员组合访深,透露出10月的施政报告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突破。
其实,轻触式拍卡的八达通曾经是香港的骄傲,市民只要手持一卡,就可在地铁、巴士、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畅通无阻,也可以便捷地在便利店、超市购物,对社会民生有很大的促进改善。香港的八达通推出后,世界许多城市都争相学习,内地的深圳、广州也推出「深圳通」「羊城通」等类似的拍卡。
但时至今日,香港仍然在使用八达通,而内地在民生方面的科技早已日新月异。许多到内地的香港市民都会惊叹互联网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购物可以扫码支付,出街基本不用带现金,在家只要按几下手机,便可叫外卖上门,还可以上网看病 内地居民切实地感受到科技一天一天地在进步,生活一天一天地变得美好。
施政报告或见突破
特区政府近期也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但政府公布的蓝图却令人失望,因为大部分的措施,如与国际上及内地的许多城市相比,早已落后许多,带给市民的只能是失望和叹息。
林郑月娥这次到深圳,着意了解深圳的科技如何应用于改善民生,似已为未来的施政找到了新的路径,这一点值得期待。
这次林郑月娥深圳行,参观了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正推动智慧医疗,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改善病人体验、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加效率,以提升整体公众健康水平。后来又参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製造研究院。该研究院以医疗、电力、物流为产业化重点方向。如果引进高新科技,应用于香港的医疗卫生领域,提升香港的医疗服务水平,是特区政府未来的施政方向,这对市民来说是个好消息。在社会福利方面呢?用科技改善长者的生活,用机器人照顾老人,提升各项社会服务,这不也是香港市民所期盼的吗?
深圳与香港是大湾区内两个最重要的城市,40年前深圳学香港,现在发展成全国一流的大城市;现在林郑月娥带领特区官员,前往深圳学习用科技改善民生,希望香港未来的民生发展也能出现一次大的飞跃。
下一篇::世界盃的中国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