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蔡英文多次呼吁能与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坐下来谈」,对于「习蔡会」,台方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日前表示,陆委会一直往两岸不设前提、坐下来谈的方向努力;过去两岸有交流的经验,见了面总是好说话,这是解决两岸歧见的正道,可以避免误判。陈明通等于呼应蔡英文前不久在接受法新社专访时所倡议的,期盼能与习近平在无任何前提下展开会晤与对话。问题是可能吗?
不承认「九二共识」增隔阂
试观蔡英文上台两年多来,始终不承认「九二共识」,也不接受「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内涵,更不愿修、废或冻结「台独党纲」,却一再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来诉求其两岸论述,诸如:「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係条例」,或「承认『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甚至标榜「维持现状」是台湾的主流民意。然而,蔡英文的实际作为与政策,从修改课纲、去蒋化、去郑成功化,到取消纪念孔子诞辰的教师节及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光复节,均刻意降低台湾与中国的文化联结,堪称已逐渐从偏离现状到破坏现状。
尤有进者,蔡英文的「维持现状」与马英九的「维持现状」,堪称天差地远;蔡英文表面自谓善意、诚意,实际上做的尽是反中、仇中、去中。再者,蔡当局有意加入美国的印太战略来对抗大陆,又怎能维持两岸现状呢?
两岸有共通的血缘与文化,也有彼此依连的政经关係,陈水扁曾说过「两岸一家人」,台北市长柯文哲也主张「两岸一家亲」。既是一家亲,就不说两家话。可蔡英文及其当局既不承认「九二共识」,也不认为两岸是一家人、一家亲,又如何奢望与习近平坐下来谈?
闭关思维与开门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蔡英文上台两年多来一直不承认「九二共识」,使得两岸官方关係陷入冰冻状态。据旺旺中时媒体最新民调,台湾民众认同「九二共识」的比例达37.4%,超过不认同的35.2%,在在反映民众已逐渐感受到「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台湾民众已逐渐感受到蔡当局与马英九时期不同的两岸关係「温度」。两年多来,两岸官方交流中断、陆客团赴台旅游锐减、「邦交国」持续遭「断交」,让先前被汙名化的「九二共识」逐渐被台湾民众所理解。
尤有甚者,前述民调中,20岁至29岁区间的台湾青年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度相对提高,显示大陆近来吸引台湾青年赴陆就学就业的「惠台」措施效应正在发酵。尤其大陆不断提出各省市的「惠台」措施,是对其制度与发展道路感到自信。反观蔡当局呼吁民众选择要不要搭乘「矮化台湾」的航空,堪称是一种「闭关」思维;而大陆的「惠台」措施则是一种「开门」策略,比较之下,何者可胜出,可谓一目了然。
总之,蔡英文及其当局不思考如何化解两岸僵局,却一味「联美、亲日、抗中」,殊不知特朗普及其政府已不可靠,即使是与美国密切的盟国如日本、印度,也开始与大陆拉关係,目的在避险。蔡当局未有效改善两岸关係,且一面联美、一面刺激大陆,已将两岸关係置于凶险境地。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潘锡堂
下一篇::立法会出现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