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立法会本年度会期上周结束,特首林郑月娥在出席最后一次答问会时指出,本年度立法会通过27项政府法案,比2016/17年度的12项多出一倍,认为今届立法会行政立法关系有所改善。过去一年,立法会内出现好的变化,林郑新局行政立法关系的改善有目共睹,而这一变化原因很多,中央对港政策、林郑的施政新风,以及立法会主席梁君彦都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社会气氛缓和
行政立法关系改善,是新一届政府施政一年以来的一项好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背后原因很多,首先是中央对港政策的调整在香港政坛产生了正面的作用。过去一年来,中央和特区政府更加明确了对「港独」不容忍的强硬取态,林郑月娥亦明确指出,「一国两制」不可容忍「港独」,「港独」违宪及违反基本法,将依法处理。
依法严肃对待「港独」问题,是阻绝立法会内乱象的根本,「港独」被清理出立法会,才能保障议会运作不偏离「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正轨,行政和立法之间才可能建立起正常的关系。
在严肃对待「港独」问题的同时,林郑也强调尊重立法会制衡行政机关的功能。过去一年,她努力开拓与立法会各派别的互动沟通,采纳了多项由非建制派提出的有利香港经济民生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上任之初就兑现竞选承诺新增50亿元教育经费,首先批出36亿的优先措施拨款。又出席民主党的党庆晚宴,并且破天荒捐款给民主党。对于这些举动,社会舆论以「大和解」作为概括性的总结,认为林郑在修补政府与温和反对派之间的关系。
「大和解」是否真的存在,众说纷纭,但是一些措施确实发挥了作用,令社会气氛变得较为缓和,立法会内的气氛也变得较为和谐。林郑出任特首后增加了到立法会答问的次数,与上届政府不同的是,过去一年,每当林郑月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议员们都很守规矩,在林太进场时站立。今年4月,还出现了建制派与非建制派议员一同前往大湾区考察,9位随行的非建制派议员,认真考察,亲身体验内地最新发展,让市民见到了过去难得一见的一团和气景象,感受到其中的变化。
主席功不可没
行政和立法关系的改变,也因为建制派内部变得团结。新一届政府建制派内部显得团结,对改善行政立法关系有正面的作用。
行政立法关系改善,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梁君彦处事较为低调而实在,议会内少了主席的金句警语,但同时也减少了对不守规则行为的宽容。在本年度立法会会期终结之时,他要面对一项由反对派议员提出的不信任动议。对于反对派议员不满他主持会议的手法,形容他为「黑哨」,梁君彦重申自己一直是根据基本法和议事规则主持会议,「每个决定都是中立去做」,笑言只要为香港好,「做出气袋」没问题。他表示,明白各党各派对他有期望,「作为主席给人当作出气袋和沙包,不是一件大事」,自言愿意接受主席这个「很孤独的位置」。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梁君彦甘愿孤独,不求虚名,不争曝光,愿意充当出气袋和沙包,才能持守住立法会依照基本法和议事规则运作,让立法会内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减少过激和非理性的行为,正常地为市民做一点实事,而非消耗于无谓的争辩之中。
2017-18年度的立法会会期结束了,议会内出现的变化令人感到鼓舞,期望立法会未来仍然能够继续朝向理性务实的方向发展,为市民多做实事,减少内耗。
下一篇::升学就业勿囿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