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成功之道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8月10日

珠海学院商学院院长 何泺生

笔者自小便关注幸福感议题,2005年在岭南大学组织了一个有关幸福感的国际会议后,更着手于这议题的调查和学术研究。2008年起,笔者首次以关爱、智慧、坚毅和行动四个範畴评估受访者的心理资本,多年来验证了爱智毅行对个人快乐的巨大作用,2012年更首次以企业的爱智毅行评估企业的生命力。我们发现企业愈关顾员工(爱),又愈懂得拿着掌权和放权的平衡和制订合理服人的政策(智),懂得感动员工让他们并肩为目标奋斗(毅),懂得给员工发挥所长与发展潜能的机会(行),员工对企业就愈有归属感和愈快乐。

凭爱智毅行改革开放

我大胆推论,中国自1978年底宣布改革开放新政以来,靠的同样是爱智毅行。在国家的层面,爱就是以民为本,即以人民福祉为治国首要的考虑;智就是务实踏实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自囿于教条;毅就是不怕艰难险阻齐心克服困难;行就是以具体行动来实现目标。

改革开放新政的主线当然是市场化和面向世界。但走市场化和面向世界路线的国家多的是,却未见有国家能像中国维持高增长这幺久。

我相信关键在于中华传统智慧累积了取胜的文化。我在脸书上曾发贴文谈中国致胜之道。贴文如下:

大跃进人民公社行不通,学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参考人家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困难一个一个跨越,重拾了自信。

放下姓社姓资争议,客观求是,学会放下教条。

旁观西方民主乱局,学会了专心为政。

从沙漠化和雾霾的教训,学会了维护生态。

看香港成功经验,学懂了市场规律。

看日圆狂跌打垮经济,学会汇率管理。

中国以贤治国

是的,由于国际政治环境複杂,中央政府一向对媒体非常谨慎,以防外国势力干预本国事务,製造事端。但中国政府其实也认同舆论监察政府的功能。随着国力渐盛,国民对国家归属感上升,笔者相信较宽鬆的新闻报道和评论环境将会出现。

我在Quora见到有一则评论,是一位曾居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写的。他指外间人对中国误解甚多。他说从发展事业角度看,大陆是首选。香港和新加坡生活费高,大陆则可丰俭由人。台湾地区生活费低,经济活力却欠奉,亦不算国际化。他又指大陆治安好,居民有安全感,而且个人自由非常高,绝非外间臆测那幺少。这正是中国能吸引人才的要因。

前面提到:走市场化和面向世界路线的国家多的是,却未见有国家能像中国长期维持高增长。我指这与文化有关,特别是与以贤治国的理念有关。中国共产党强调贤德,不搞政党政治,使国家比很多地方团结。由于中国近年对经济增长的数字不再执着,反而更着重增长的质素,经济增长将更有持久力而受益人将更广泛。现时的中国是举世投放最多资源于可再生能源的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开展,中国会交更多的朋友,为世界传递和平共赢的信息。

上一篇:电器税令人生怨
下一篇:「四电一脑」政策待改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