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学生 董芸峰
香港与深圳毗邻,仅隔一条河,两座城市迸发不一样的能量:一个是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是近20年奋起直追被称为「亚洲硅谷」的创新城市。香港非牟利行动组织「创科汇」(Invotech),近期带领20名科技中小企创办人与学生前往深圳进行两天的探索之旅,推动两个城市的了解与连接。
我是创科汇2018年暑期志愿者,作为学生小组领袖参与此次考察之旅。台湾出生、北京长大的我,以前都是作为一个美食探险者前来,从未从企业科技与创新的角度去探索深圳,所以非常期待了解深圳的另一面。
从梦想起步
有了梦想与理想才有创新,因此梦想与概念是点燃创新的火种。我们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众创中心,了解几个具有潜力的公司,包括创想未来机器人(NXROBO)、CocoRobo和相见科技(IMSIGHT)。相见科技专注于癌症医学智能科技,研发的智能医学影像高达100万像素,医生可以放大当前技术看不清的较小区域,并运用AI技术进行自主诊断。
「梦想从这裏开始」这句话,展示了中心在创业学生中的作用:这是一个保护并培育创业梦想的平台。深圳市政府拨出大量资金吸引初创公司和科技人才到深圳发展,可见非常看重人才和科技的作用。
有梦想的不只是年轻学生,还有香港的前辈。作为香港设计行业的老前辈,搞设计的叶先生十年前便来深圳扎根,每天在两地之间来往。浪尖集团(Artop Group)不仅注重产品设计,还努力去「构建一个引导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自适应生态系统」,通过系统、社会和产品三方面去推动创新。副总经理及创意总监姜先生说,产品级创新是为了打造跨界互联与客户共同开创新市场,即「共创」;系统级创新是促进产业转型与共同赢取市场,即「共赢」;社会级创新是专注于未来共同生存与发展,即「共生」。
从信息交流发动
作为消费者,一提起华为(Huawei)便想到华为手机,去到华为总部展览室参观时,才发现华为不仅仅是做消费产品,集团是在建设一个完全连接的智慧城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信息交流至关重要。展览室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智能产品、智能项目,我们认识了华为的「无处不在的城市神经感知」项目和领先的物联网(IoT)技术,例如无线多种接入方式,支持室内、水下、地下等複杂城市联接场景,可收集整栋楼的大数据发报机,为智慧楼宇(Smart Building)发展提供完整方案。
华为还研发出具有感知周围环境能力的智能路灯,灯光随季节、天气、街道上是否有人而作调整,还配有安全摄像头,小气象站、广告屏幕和充电插座,可谓是一应俱全。如果智能路灯出了任何问题,传感器会发送数据并通知工人来修复。与传统的路灯相比,智能路灯节省20%能源和80%至90%保养成本。
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是由不同的部件组成的。为了取得必要部件,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关係非常重要。根据项目的需要,华为或与合作伙伴一起组装和构建新产品,或会为合作伙伴提供华为的技术,这是知识与科技交流才能引领创新的好例子。
我相信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社区参与,只有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最了解情况。推动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或一家公司的任务,而是各方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成果。社会参与为中心、市民参与为重点、团队合作为根本,这些因素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智慧市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从今天开始加油
看到深圳科技发展以及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才意识到深圳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正在改变,居民更加便利、城市更有智慧。因此,我们不能空谈梦想,要从今天开始行动。充满希望的我,期待下次到深圳交流学习的机会。
下一篇::土地问题源自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