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明仁
日前,港区人大代表郑耀棠与传媒茶叙时称,他向特首提出解决香港居住难题的建议,比具争议的填海造地或发展郊野公园更快速便捷。他建议于中山和惠州等城市租地数十平方公里建立香港村,行使香港特区法律和税制,拥有高度自治权及行政管理权,期待容纳50万至60万港人居住。个人认为此建议甚具创意,但在推行时却知易行难,困难重重,有点天马行空。
中山惠州不宜建香港村
首先是在地方行政的推行上有其困难之处。我们要建立有系统的地方行政及法律机构去处理50万至60万居民日常遇到的社会及法律问题,更要有充裕警力去维持治安。为了防止内地不法分子随意进入香港村犯法或逃避公安追捕,香港村四周也少不免要兴建围墙及关口,居民出入要通过香港村海关及内地海关的双重查证,令香港村像一个围城。居民要先通过香港村的关卡,再过深圳口岸关卡才回到香港,与现在只过一个深圳口岸便可进出香港及内地比,很不方便。另一方面,香港村和中山惠州的关口是否全天候通关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再者香港村内的罪犯是否要回到香港受审及监禁,香港警车及囚车是否可以在中山或惠州的公路行驶直达香港也涉及两地司法权的问题。万一香港警车或囚车于离开香港村后在内地公路上发生意外,香港警察及惩教署人员对犯人的执法权亦容易引起更多争议。另一方面在香港村内的汽车也一定要有两地车牌,否则不能离开,中央政府是否乐于增发数以万计的两地牌也是另一个问题。
既然是租用,以幅员数十平方公里的面积,香港特区政府每年要支付内地的租金相信以亿万元计,而且还要投入大量资源兴建村内的基建,对香港的财政储备有一定的压力,要过立法会那关肯定是一场战争。香港村水电煤等供应也要和中山惠州的政府订立供应及收费协议,其条款是否香港人可以接受也受考验。
不如把前海拨给香港
总结一句,用中山惠州的土地去解决香港的问题,要花很多资源,还要面对很多未知的政治社会及生活起居等问题。为何不考虑和中央政府讨论,把与屯门只有一水之隔的前海拨给香港管治?前海有约18万平方公里,有半个澳门及两个油尖旺区那幺大,只要延伸屯门港铁过去,数分钟可以自由来回,省却执法权差异问题及出入口岸的麻烦,也可以刺激屯门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者,前海的发展蓝图也是依照香港模式,不需要另起炉灶,何乐而不为?捨近求远恐怕不是解决香港土地房屋发展的原则,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
下一篇::保护知识产权以应贸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