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晖
同益街市的案例说明低租金不等于货品低售价,公营街市即使提供低租金,却不一定令顾客受益,最终可能只是肥了商户。
常有人说,成本会影响售价,因而令社会产生错觉,就是低成本一定会拉低售价。其实低成本最多只能成为低售价的诱因,却不必然造成低售价。就好像我们买鱼蛋烧卖,流动小贩不用交租,租金成本是零,一般店舖则成本高得多,但鱼蛋烧卖的售价却可能没有什幺分别,即使个别较便宜,但整体却趋于一致;重点是,不同经营者租金成本不同,有的是免费,有的则上万元,但却没有明显反映在相关货价上。这是因为鱼蛋烧卖一般来货相同,无大品牌效应,流动小贩卖的和一般店舖卖的基本上没有差别。毕竟,资本主义的玩法是,商人会将定价有多高就订多高,从而争取利益最大化;当主流市场可接受十元一串鱼蛋,其他商户如无必要就无诱因大幅减价促销。可以说,这是一个由需求主导的订价市场,供应所佔比率不高;当中,与其说租金成本可望拉低货价,商户之间的竞争才更有可能将售价压低。同理,在街市裏,即使一个摊档租金较高,一个摊档租金较低,但后者定价并不会比前者低,因为并不是收益最好的办法。申诉专员的报告,正好道出上述市场真相,继而戳破过往社会上的美丽误会。
领展经营街市后,街市货品价钱似乎有所提高,有人因而提出政府回购领展,使街市重新公营化。但上述事例就说明,再度公营化即使调低租金,却不一定能令货品价钱便宜,恐怕最终只是令商户受益,市民并不能得到好处。另一方面,比较起来,领展街市纵或售价较贵,但至少较能物尽其用,交易量较多,对比公营街市的十室九空,也更符合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公营街市是一个看似货价较便宜,而实际上没有便宜多少,甚至缺乏消费者支持的死场,相对一个私营之下售价可能较贵,却是人流如鲫的领展街市,试问哪一个更能满足市民需要?哪一个更符合资源使用效益?事实已证明一切,无须再沉迷空话。
这样说来,政府的街市政策,其实不一定诉诸完全的公营化,很可能是公营结合市场化因素,方为理想。可行的做法是,街市由政府公营,但摊档採用投标方式,价高者得;又或街市由公家拥有,管理权则外判。此外,亦要确保街市内的有效竞争,如某商品的供应户要多于一个,单一租户不能租用多个同类店舖等,从而杜绝垄断。
下一篇::小心刘小丽的「自决」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