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应否有功课?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11月07日

近日,社会开展了长假期无功课的讨论。实际上,在长假期期间,老师给予功课学生,目的在于期望学生可以做功课,保持学习的心态,有所规範,不至于假期完毕后,所有学习过的内容变得模糊。

不过,在暑假期间,大部分学生都会在暑期开始时或快要完结前的数天期间,完成数本暑期作业。可想而知,实际对学生的助益不会太大。

纵使长假期没有功课,是否不能令学生保持学习?这就看对于「功课」的定义了!

现时,电子学习兴起,可以透过电脑的纪录令学生每日或每星期完成指定的功课,确保学生不会在长假期的开始时或快要完结前的数天期间才完成功课。又或是一些学生自订目标去自行学习,如善用暑期去学习游泳、球类、外语等等,这也是一种学习。

除了抄写式的功课外,学生应与学校、家长一起商讨如何利用长假期去学习一些平日在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技能或培养兴趣,这对学生也是一种好事。学校作为最了解学生如何学习的地方,应可与家长更进一步设计个人化的学习方式予学生,而非一刀切的是「有功课」或者「无功课」,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因材施教,才能展现教学工具的成效。否则,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亦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香港一直以来重传统教育的模式,背诵、抄写成了主流,也因补习的流行,学习应试技巧去夺得高分也成了学习的目的。我们应要反思为何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幺?哪种学习模式或教学工具真正适合学生?

资讯爆炸的年代,学生不单依靠学校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需要。「有功课」或「无功课」的讨论过于简化问题,我们更应思考香港教育应何去何从?

青年民建联主席 颜汶羽

上一篇:应客观理性了解「明日大屿」
下一篇:不要选倒香港米的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