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昆
近日港台两地选举都是代表正能量的一方取胜,显示民心有变,捨弃政治斗争挂帅而转重拼经济、保民生,也有利于促进与内地交往。这新形势对香港尤其当局施政的影响,很值得探讨。
小船必须挂靠大船
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选情中正能量上升是否反映本港政治生态有根本性转变尚未可知,但有一项新发展将对「一国」的冲击更大,并令本港的深层政治对抗进一步恶化。美国国会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最近发表报告,指由于中国未有足够保障香港的体制,建议考虑取消本港的独立关税区地位。此乃美国利用香港作牵制国家的一步棋,如落实影响非轻,但有部分港人却如获至宝大感亢奋,实行与美方裏应外合,唯恐香港不乱不死。如此一来,保「一国」的政治斗争将更激烈也更具紧迫性。
其次,在新形势下,香港加大加快与内地融合和参与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已属必须及必然,而非可取可捨的选项之一。原因有几点:
一、大湾区及「一带一路」乃国家推动新时代新改革开放及大发展的重要部署,香港如不参与,将与国家发展脱节,甚至被边缘化。
二、香港小船必须挂靠大船才可避免遭遇大风浪时被沖翻。许多评估指新一轮全球性经济放慢及金融危机或很快到来,故挂靠大船更为重要。中国经济虽面对挑战,但基调仍好,增长虽放缓,却仍比美国的高出一倍,何况美国经济已见顶,将转向周期性回落。此外,全球化对香港这个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极为重要,现时中国已从美国接过大旗成为推动全球化龙头。在这些情况下,挂靠中国大船已是不二之选。
三、与内地融合乃应对美国打击香港的根本及有效办法。内地需求足可抵销美国需求的下降,从而维持本港增长。美国打击将削弱香港的中美间中介角色,香港必须从其他中介角色寻求弥补,而更多参与「一带一路」乃最有效途径。参与大湾区建设又可为与内地融合和参与「一带一路」提供更多渠道。
四、最近「一铁一桥」的开通强化了两地间的大连接格局,这将起倒逼融合的作用:当交通改善,交易成本降低,市场的跨境运作便会加强。
最后,社会及政治的正能量增多,令当局拼经济惠民生的施政将更易推开,但这又带来新的压力,要做出成绩。此外,特首曾说在国家开展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形势下,要让两地合作更深更广,在新起点上开拓新篇章。此话十分正确,问题是如何落实,特别是香港应如何发展,以做到与内地发展紧密配合。这话题内容广泛,裏面千头万绪,必须抓住最根本的一点来力改善,而目前香港经济最明显的短板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便最要急切处理。
港创科实力落后穗深
这短板是个根本性问题:没有创科实力来不断提升生产力,香港将很难维持现时的高生活水平和繁荣稳定。当周边尤其珠三角地区的实力迅速提升之时,香港会更快变得落后,在参与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分工中,将只会获得低端业务。这将与过去相反;工业北移时,香港分到的是高端,低端的让给内地,结果香港的生活水平及繁荣都再上层楼。
此外,香港若要改造原有支柱产业,建立新兴产业和培育内生经济动力,都离不开创科实力的提升。在内地不单製造业,就是服务业也正依託各种创新科技来推行跨越式发展,使能由落后变为先进甚至领先。这在金融、零售、物流、分享经济、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都有众多事例,都在日益深入广泛地採用AI、VR、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生物验证分析等各种新科技。香港还曾有人说服务型经济不必有新科技,但愿这些人都已改变了态度。
现实最无情,香港在创科实力已较毗邻地区明显落后。城大最新的调研报告指出,香港的科研投入、科技专才及企业数目以至专利获得量等,均落后于深穗,个别指标甚至落后于其他大湾区城市。广州中山大学的调研也指出,在创新能力上,深穗已超过香港甚多。此外,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2018世界人才报告中,香港排名急跌6位至18位,亚洲第一的地位亦告失落了。
看来,香港在补短板上非要加倍努力不可。
下一篇::新轮改革开放港青机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