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不必找代罪羊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12月09日

反对派不必找代罪羊

资料图

何子文

立法会九龙西补选尘埃落定,代表建设力量的陈凯欣以10万多的得票胜出。继3.11补选后,建设力量再次赢得漂亮一仗。反对派在败选后随即向公众鞠躬致歉,并表示会作出深切反思和检讨。他们的确要痛定思痛,首要是检讨选民不支持的真正原因,了解到空泛的政治口号和政治炒作,已经行不通,而不是到处找代罪羊,归咎冯检基「鎅票」、归咎青年不投票、归咎市民无危机感,一味诿过他人。反对派如果不痛切反省,改弦易辙,下次恐怕输得更惨。

李卓人是错误人选

整体而言,李卓人这次惨败有两大原因:

一是输在个人。在这次补选中,陈凯欣不但年轻,而且资历完整亮丽,对于中间选民有较大吸引力。相反李卓人不但年纪大,而且多年来有不少受争议事件,虽然知名度高,却是争议满身。其激进工会背景、曾助外佣争取居港权的劣行,令他在公屋区及基层失票严重,连本应是反对派票仓的中产区也出现严重失票。至于「自决派」更加不会支持他。显然,李卓人根本是一个错误的人选。

二是反对派的对抗路线、政治牌已经此路不通。李卓人的惨败与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重创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过分操弄政治牌,一味对抗,不理民生,但在民心思变的大环境下,却令选民十分反感。李卓人这次补选的主题其实只有一个「反」字,反对中央、反对填海、反对特区政府、反对施政报告。但市民不禁要问,反对之后又如何?对此,李卓人都没有解答,整场补选他都是打意识形态牌、政治牌,这种选战模式已经打了几十年,反对派仍在乐此不疲,自然遭到选民唾弃。

反对派路线错误

上次补选郑泳舜之胜,一个原因在于郑泳舜代表的正是一种扎根地区、服务市民、做实事重民生的「务实政治」;而姚松炎代表的却是反对派多年来死抱的「对立政治」,一条反中央、反特区政府、反发展的政治路线。最终姚松炎的落败,说明「对立政治」得不到市民认同,社会的理性、温和、务实力量正在抬头。但这次李卓人代表九龙西,却完全没有汲取姚松炎的教训,继续逆民意而行,选举路线和定位,完全与市民的利益和诉求相违,惨败实属意料之内。

目前香港政治气候趋稳、形势持续好转,这其实是对过去几年社会严重对立的一次钟摆,市民厌倦了政治上的严重对立、议会长期陷入空转,社会战火不断,对泛政治化的操弄感到不满。这种民情随着林郑月娥上台达到高峰。民情在变,人心思稳,但反对派却没有调整路线,而李卓人不但其身不正,政纲更得不到民心,落败是咎由自取,岂能归咎他人?李卓人连反对派基本盘的票源都取不到,难道都是冯检基的错吗?

九龙西补选两连败,不但令反对派在地区直选议席上少于半数,在九龙西的地区实力更全线败退,这两场选举既是建设力量的胜利,也是民意的胜利,为特区政府有效施政提供了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正是补选对香港社会最大的意义。

上一篇:爱沙尼亚的科技与环保
下一篇:灵活解决迫爆东涌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