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学社主席 方文雄
自港珠澳大桥上月24日通车后,进出香港的旅客络绎不绝,最高峰时更录得逾10万人次经大桥香港口岸出入境。由于中山、珠海等地居民前往东涌只需大概一小时,而香港的货品普遍被旅客认为是「有正货保证」,因此,东涌瞬间成为内地团及自由行旅客抵港后顺道购物的「落脚点」。东涌新市镇一下子被内地旅客「迫满」,居民出入大受影响,而区内的日用品更经常被抢购一空而缺货,对东涌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有团体更发起「光复东涌」行动,情况或如早年上水和元朗区一样,最终有可能引发市民激烈行动,造成冲突,这绝对有损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
事实上,港珠澳大桥能为香港带来多方面优势及开拓商机,然而怎样能确保大桥便利两地居民往返的同时,不打扰东涌居民的生活?笔者认为:只要商户能够灵活变通,开发不同的销售渠道,便可局部疏导人流,提升接待能力,达致互惠双赢的局面,具体建议有以下四点:
一、 开发高新高量网购平台
今年内地购物网站天猫的「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累计销售额高达人民币2135亿元,超过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82亿元,按年增幅达26.9%。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Nielsen)早于2015年亦发布了《跨境网购消费报告》,指出网购已成为内地人获得国外商品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内地网购盛行,香港商户亦应把握商机,除开设一般规模的实体店外,更要灵活变通,积极开设新一代高新高量、具现代化的网上购物平台,吸纳更多不同客源,并「提供内地直送」服务,让内地客户于网上订购后,经本地物流公司直接将产品运送至内地。这不但有效减少因购物而来港的旅客人数,改善东涌现时的问题,更可促进香港资讯科技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製造更多宝贵的机遇。
二、设大型自动化智能提货仓
商户也可借镜亚洲其他旅游业兴旺地区的做法,于关口附近开设大型智能提货仓,游客从网站下单后,可选择于专属提货点直接取货。这样一来,游客既能确保买到正货,又可减少奔波购物的时间,方便轻鬆;更重要的是,这可大幅度疏导进入东涌区内购物的人流,而游客则有更多时间四处观光,并增加在港之其他消费,促进香港经济。同时,游客亦无须于市中心拉大型行李箱购物,有助纾缓「迫爆」商舖或行人路的问题。
三、开设大型廉价购物仓
除此之外,香港还可以在靠近关口或非市中心的地区,分散开设经营模式与美国Costco类似之30万平方呎或以上的连锁式大型廉价购物仓,主打售卖一应俱全的日常生活用品。与现时新田购物城相比,大型廉价购物仓的产品更多元化、规模更大;而与香港连锁超市或个人护理产品连锁店比较,其价格则较有竞争力。连锁货仓式商店的目标客群一般针对批发户,价格远低于零售价,薄利多销,这正迎合了现时内地客人倾向大量採购之消费模式,亦能成功疏导内地游客到非市中心的地区。这既不会增加交通与基建设施的负荷,亦不会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过多的冲击,可算是相得益彰。
四、政府政策配合规划
归根究底,香港房屋及市区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政府在地政及规划方面,可以尽快把原本偏远之旧地用途作出修改,使以上相关建议得以成全。
当然,现时东涌的问题非一时三刻可彻底解决。长远来说,这确有赖香港及内地政府进一步紧密沟通,仔细研究关税问题,同时完善物流运作,提升网购平台技术,共同为香港创造不只双赢,而是多赢局面。
下一篇::不允伙外力乱港害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