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昆
日前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除了作为年度性釐定主要经济策略大方向外,还是十九大后首个此类会议,对如何铺开新时代新思维下的经济管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稳中求进 重视高质量
会议在经济政策方面提出了稳中求进、重视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本原则,防控风险、精準扶贫和加强环保等三大攻坚战,和较技术性的8个工作重点,这些都是切合时宜的政策指针,当中含藏广泛而深层的多重意义,对此必须充分探讨和深入了解。
稳中求进表达了稳与进的辩证关係,一方面是不能盲目求进而导致不稳,包括不能盲目加快发展或变革而引发事故。实际上,这问题很易也常常出现,几年前便曾有「人造牛市」的催谷市场错误,最近又有煤转气推行过急而导致无煤缺气两头不到岸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明白进中求稳之理,管理经济正如踏单车般不能在停顿中而必须在行车时取得平衡,经济不前的稳不是真稳,只是死水般的停滞,实属病态。
故发展及改革绝不容停滞,特别是要为新时代建设筹谋,即要为长远建成现代化强国做好準备和启动工作,并应在2018两会提出新的相关构思,重点之一是推动创科及新兴产业发展。最近的人工智能发展大计堪称範例:及时出台具体规划并安排四大企业按专长分工,还在学校增补相关课程,充分发挥了国家引导的优势,希望在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大动作。重点之二是要有超级工程(megaproject)来拉动发展。过去曾有西部大开发及全国高速公路、铁路建网等大型工程,能从供给及需求双方拉动长中短各期增长,并为发展上新台阶作出贡献。故理应按照国家所需制订新计划并及早出台,可考虑项目包括远西大开发、近岸浅海滩涂大开发、远海综合开发、新型农业及发展循环经济低耗经济等,并配合智慧城市、智慧农村等数字中国的建设来推行。
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非单看数量增长的原则已在中国提出并实行多年,在实践中亦不断取得成果,特别是近年在增长放慢中仍能继续优质化,显示发展模式已成功由重量向重质过渡,当然今后仍须继续努力推行经济优质化,特别是要处理好优质与速度的辩证关係。优质与速度每被视为矛盾而忽略了其良性互动的可能。优质所需调整必须有一定的速度来支持及提供迴旋空间,另方面优质本身带来新的增长源和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活力、动力。所谓要弱化增长要求来优质化,只能解释为不硬定增长指标和以额外的需求侧政策拉动增长。
三大攻坚战选项独到
对优质来源也要有更深入的研究,这应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衡量,一是发展水平,二是经济效率是否能持续较快提升,这在中国确是做到了。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转型之快出乎意料,特别是创科行业及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智慧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已令西方震动并深感威胁。但这只是初步成果,待中国全面走上建设强国之路才会进入起飞阶段,效率表现则要看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研究显示,过去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加工业发展令TFP持续快速上升多年,但随刘易斯拐点到来,升势放缓。另方面前景却甚乐观:中国很可能正处新一浪TFP爆升前夜,暂时的放缓只属过渡性问题。新一浪升势将建基于产能自动化、数字化等新经济发展上,反映发展优势正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此外,高铁成网等基建大项及科技井喷的经济效益还待逐步释出。
三大攻坚战的选项非常独到,防控风险及强化环保两项历史欠帐已多急待补偿。扶贫中国一直在做,但近年开始智能化并提出精準扶贫是一大突破性进步,是扶贫工作质的提升。今后应更多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来推行,使精準化成效更佳。防控风险重点在金融风险,而此乃老大难问题,且与地方债企业债及楼市等资产泡沫密切相关,解决难度很大。幸好去年中央对此问题及去槓桿化的认知有质的飞跃及重大突破,今年的金融会议时习主席更把金融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考量,乃十分及时及有远见之举。今年来有关的宏观微观防控手段重招频出,故已上了正轨并大步向前,令这方面的前景大幅改善。
下一篇::流动性成A股最大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