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难以「反制」香港国安法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8月03日


作者: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潘锡堂

香港国安法正式实施,7月7日发布的第43条《实施细则》订明可向外国及台湾政治性组织或代理人要求因涉港活动提供资料,引发台湾大反弹,民进党已表明不会配合,蔡英文回应必要时会考虑「反制」措施。台湾仍得深思,反制香港是否「损人不利己」?又,一旦台湾真的反制,势将对两岸关係与港台关係造成巨大的冲击。

大陆对台转强硬

民进党支援香港反政府团体是为了巩固「反中」「抗中」的正当性,以其一贯「出口转内销」的手法,长臂介入香港事务,间接造成香港社会的动蕩不安,当然激怒大陆。大陆与港府认定美国和台湾在香港修例风波中扮演要角,煽风点火鼓动民众上街暴力破坏。《实施细则》相关重点在反外力介入,欲逐出美台介入力量。这也是蔡英文当局所谓「撑香港」,与美国合作、提供相关人士政治庇护、援助抗争物资等所衍生的后果。由于蔡当局高调宣传,媒体大量报道,才让台湾在香港修例风波的角色更加凸显,成为被锁定的对象。

可见台湾受到波及,当然并非无妄之灾,因为蔡当局口口声声「撑香港」,虽然口惠而实不至,但大陆非常警惕。尤其,台湾的民间与香港「反中」人士更有千丝万缕的关係,声援与实质援助者大有人在,大陆当然要防堵。换言之,这一年多来一直在利用香港事务抨击大陆的蔡当局,自然引起大陆注意,使得民共之间的矛盾上升至「国安」层级。不少人在议论香港国安法内文中的「长臂管辖」条款,可视为沖台湾对香港的干涉而来。大陆会把台湾写进《实施细则》,把台湾视为乱港的来源,已传递几项信息:一、大陆对台湾问题的处理转趋强硬;二、大陆已不理会蔡当局的反应;三、大陆严厉示警台湾。

港台关係雪上加霜

具体而言,《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可要求台湾政治组织及其代理人提供涉港活动资料,否则将面临刑事责任与罚款」,此条文被解读为针对台湾驻港机构等组织而来,咸认是大陆意图警告台湾不得介入香港事务,否则极可能触法。再者,该法尚规定「涉及外国或境外势力介入」,大陆驻港国安公署可行使管辖权,所谓「境外势力」很明显就是暗指台湾,期盼一举切断台湾对香港非法活动的一切连结。蔡英文对此表示,若该法对台湾造成伤害,或有不合理的现象时,会考虑「反制」措施。

然而,由于台湾有《国安五法》与《反渗透法》,其实并无立场去评论香港国安法及其《实施细则》。蔡当局2019年推动修订《国安五法》及制颁《反渗透法》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议,焦点集中在造成限制人身、控制媒体与言论,造成两岸关係的大倒退等。可见台湾《国安五法》与《反渗透法》在两岸间筑起高墙,造成两岸关係加速恶化。如今香港国安法及其《实施细则》生效施行,蔡英文又扬言要反制,使得原已相当严峻的港台关係益形雪上加霜。若港台关係持续走向质变,往昔被视为两岸通道的香港,反而成为两岸关係加速恶化的催化剂。台湾指责「侵害台湾在港团体及机构正当权益的界线」,陆方则指控台湾「暴露其图谋插手香港事务、搞乱香港、谋求台独的用心」,双方都把话说绝了,恶意螺旋向上攀升。

「反制」恐失海外据点

蔡英文所谓「不排除反制」,不外撤回台驻港机构、停用《港澳条例》与取消对港优惠待遇等三者。然而,若真的撤回台驻港机构,只是自断台官方多年来在港的经营;而暂停对港优惠势必打乱台商经营布局,甚至阻断台商透过香港的投资门路;更遑论暂停《港澳条例》背后冲击的是两岸关係,尤其之后港澳地区法律地位就必须比照大陆,不论港澳人士来台,或台湾人赴港澳,以及相关的经贸、交流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冲击,反而对台湾很不利。可见台湾若反制,将香港视同大陆,或撤走驻港办事处,对香港、大陆都没什幺影响,反而造成台方丧失一个海外据点,而且台商更不方便。

总之,蔡英文即使说要「反制」,也只是被动回应媒体的提问,而非主动在「府」高调宣布,在在体现台湾在涉港问题上「宁拙勿巧」,看得出蔡当局是倾向自我克制。试观陆委会在香港国安法6月30日深夜生效后,原有意修改《港澳条例施行细则》第25条。但宣告还不到一天,却突然改口说不準备修改《港澳条例》,经查询才发现,由于「阁揆」苏贞昌反对才转为不修改了。从苏贞昌突然踩煞车,可以看出蔡英文应该有在背后下指示,充分显示民进党当局不乐见香港问题在香港国安法及其《实施细则》之催化下,成为升高两岸更紧张对立的催化剂。

上一篇:【商界心声】「初选」涉嫌违法乱港
下一篇:【北望神州】汛情下应否建水库水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