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内地游客回升,带动本地零售业务回暖。据媒体报道指,今年首季香港入境旅客数字是7年来的最高,当中内地客的升幅高达12.6%。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假期,内地客更按年升22.2%,为6年来最高,市区药房、金饰店等生意畅旺,「做到无停手」。
有药房业界代表指,除了港元汇率持续走低,带旺内地客赴港旅游消费外,近年香港减少了「两地矛盾」、「光复踢箧」等争议,也令购物气氛明显转好。的确,数年前反对派煽动网民在购物热点,针对内地客作出围堵、叫嚣、辱骂,甚至肢体冲击的所为,令不少游客对香港敬而远之,香港购物天堂形象也打了折扣。香港区域法院早前裁定10名参与旺角暴乱人士暴动罪等罪名成立,再次证明所谓「违法达义」只是自欺欺人的口号,任何不文明的暴力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本地旅游零售走出阴霾,我们乐见香港重回发展正轨,但社会各界也应该汲取教训,做好旅客及居民生活圈的分流管理,免得再次触发两地矛盾。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新田边境购物城的发展,坊间质疑该区自年初试业至今,人流依然稀疏,有商户和游人更申诉「畀人搵笨」。毕竟万事起头难,更何况要发展新的旅游购物点,单靠民间智慧和力量,确实力有不逮。
特区政府各部门如果能加大力度,在牌照审批、交通配套等方面拆墙鬆绑,提供支持,相信购物城的发展定能事半功倍。倘若分流概念成功落实,既可减少旅客为北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为香港缔造新消费热点,对整体社会发展有莫大裨益。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理事长 陈勇
下一篇::尊重保安从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