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楼空置税值得支持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5月21日

一手楼空置税值得支持

资料图片

杨汉群

政府正研究向一手住宅单位徵收空置税,以针对住宅空置、囤积、炒卖这些长期存在而又严重破坏社会民生的问题,可谓切中要害。

空置囤积问题严重

香港居住问题严峻,然而,造成如此局面,根源何在?很多人都归咎于地少人多、土地短缺、供应不足,所以认为应该大幅开闢土地。然而,如果以最简单的常识来看,情况绝非如此。

香港人对1997年至2003年楼价大跌记忆犹新,当时香港的楼价由1997年的高峰下挫约七成。如果说楼价升、房屋缺,纯因地少人多、土地短缺、供应不足,那香港在该6年,理应是人口突然暴减七成,或是土地和楼房突然暴增七成,否则无法用简单的表面供求理论来解释楼价短期内暴跌的现象。事实是,1997年至2003年,香港人口仍有增长,土地仍是约1100平方公里。那何以会出现楼价由暴升突然转向暴跌的情况呢?答案很简单,因为1997年至2003年期间,楼宇失去投资投机价值(佔高峰期楼价的七成),只剩居住价值(佔高峰期楼价的三成)。因此,2003年的楼价,反映的是纯粹居住用途的楼价,这才健康正常。

其实,根据香港统计处、差饷物业估价署、其他民间研究的资料,香港的住宅数目,长期多于住户数目,根本足够每个香港家庭安居。但为何会出现房屋严重短缺的情况呢?土地房屋资源高度垄断才是主因。据本土研究社调查,2014年官方数字反映,香港交差饷最多的法人,第一名已拥有近1.7万个单位,首10名拥有超过4万个,首100名更拥有7.9万个。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宽免全港业主四季差饷,每户每季上限为2500元,早前有立法会文件披露,全港头十位最受惠的业主,一共持有40136个物业,合计获差饷宽减额2.6亿元,其中最多一位持有15645个物业,业主所获的差饷宽减额高达1.026亿元。数字一出,这些超级业主是否应获如此多的差饷优惠一时成为热话,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在香港房屋问题已引发社会乃至政治危机之下,这幺少的业主是否应持有如此多的物业?而社会上一人手持数十个单位的业主,人数又有多少?其实,一个住户,有一个住宅单位,就足以安居,坐拥海量住宅,根本是刻意製造人为供应短缺,纯粹为了利用房屋这项民生必需品来谋取不公义的暴利,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危机,就由整个社会及广大市民承受,这是香港之福吗?可以肯定,即使填尽香港的海、填满香港所有水塘、刬平香港所有郊野公园,若囤积和炒卖以抬高楼价这种行为不除,香港的住屋问题只会继续恶化。

房子是用来住的

空置所囤单位以抬高楼价,由来已久,一手楼尤其严重,皆因空囤成本很低,长远获利却十分丰厚,故实施一手楼空置税实在很有必要。当然,香港空置、囤积、炒卖楼房这类恶行,积习已久,即使真的实施一手楼空置税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必须有更多措施(例如大幅加重相关行为的刑罚)方能见效,但是,当局这个时候提出研究一手楼空置税,并愿意面对囤积和炒卖这些居住问题的病源,实属难能可贵,值得支持。

林郑月娥批评囤积和炒卖楼房,正好呼应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去年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有关住房的定位──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由徵收一手楼空置税作为打击囤楼炒楼的第一步,是时候了。

上一篇:支持商界投资物流基建
下一篇:政府应支持组合屋计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