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白仲祺
随着医学越来越昌明,人均寿命延长,同时婴儿潮人口逐渐到达退休年龄,伴随生育率不断下降,人口老化趋势逐渐变成一个困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问题。包括香港在内,退休政策,无论是医疗、合法退休年龄,还是退休保障,均是公共政策头号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可持续的退休政策,将会是未来数十年公共政策一个重大议题。
很多国家和地区,现今过度依靠由政府直接管理和营运的公共退休保障制度。从数字可见,美国的个人收入,由80年代到今天,大概增加了200%,可是,政府已经承诺的退保,增幅达1100%。此情况的确令人担忧。政府派发的福利,说到底,是从纳税人的资源当中收集回来的。不论支持或反对,都需要接受,政府福利是要靠越来越少的劳动人口,去支持越来越多的退休阶层。
所以,要维持现状,只有几种可能:大量增加税收,大量增加借贷,减少派出的金额,或提高开始获得福利的年龄。增加税收,或者增加负债,只是将问题推给下一代,或留到未来才解决,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减少派钱金额,会影响现在依靠该福利的人。而另一个减轻公共政策负担的方法,便是提高退休年龄,令市民能为自己的退休作更好的预备,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推迟市民提取退休福利的时间。
丹麦最近立法通过将退休年龄增加至67.5岁。原本丹麦总理亦想将政府退休福利的年龄同时增加,可是遇到阻力,最终未能实现。将退休年龄增加,令市民可以更有效安排自己的人生。的确,今天越来越多60多岁的人,完全有健康、有能力继续如常工作。丹麦的政策转变,使这个非常重要的政策讨论,引起了国际讨论及关注。
香港在退休福利政策方面,比起丹麦处于优势,因为政府为保护市民的利益作出对的选择,阻止了立法会向无需帮助的人派钱,没有设立全民退保,令公共财政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亦令重要资源留给有需人士。
香港也没有法定退休年龄,但曾经有保安人员因为想在65岁后继续工作,最后犯法伪造证件。这个不幸事件,绝对无需要发生。希望政府能尽快改例,让香港人不需要因为达到某个年龄就被迫退休。面对人口老化的社会,狮子山学会希望香港政府主动带动退休年龄的讨论,越早将市民工作的自由延长,越能使市民为自己退休作更多选择,从而改善香港市民的生活环境,亦改善政策的民意支持度。
下一篇::彭定康双重标準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