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假难民 避免贴钱买难受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9月16日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理事长 陈勇

假难民问题困扰香港多年,从2014年统一审核机制截至今年6月,声请个案近1.6万宗,大量虚耗本港资源。奈何政府多年来处事因循,香港纳税人的「帐单」愈滚愈大,由2014/15年度的5.4亿元,持续攀升到2017/18年度的约11亿元,预计2018/19年度更高达13.9亿元。

白白花费上十亿元公帑,到底可以做什幺?以2017年施政报告措施为例,政府预留10亿元成立推动乐龄科技的基金,即可资助安老服务单位购置科技产品;向携手扶弱基金注资4亿元,其中一半用于推行课余学习及支援项目,足以令约13万名基层儿童受惠。此外,政府为全港18区各预留一次过1亿元拨款,即可帮助各区推展社区重点项目,惠泽民生。

公帑花得合宜,对基层长者和儿童,以至整体社区发展都有莫大裨益,偏偏政府多年来不堵塞制度漏洞,任由部分声请人滥用机制,令假难民问题为香港社会带来种种压力。必须重申,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协助真正的难民,责无旁贷,但我们绝不应纵容假难民避过核证身份,无了期拖长审批过程,甚至在港当黑工。我们更不应容忍假难民联群结党,作奸犯科,在社区埋下计时炸弹。

假难民易请难送,过去5年已耗费约50亿元公帑,倘若任由反对派继续站在「道德高地」,满口「人权自由」,小市民只能继续「贴钱买难受」。特首林郑月娥即将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新社联促请当局果断行动,设立难民收容中心,做好有效隔离,堵塞扰民空间,同时应尽速修例,加快强制遣返非法入境者,才能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上一篇:【港事讲场】依法处理「港独」也叫「强硬」?
下一篇:校园「遏独」的实际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