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因妒忌唱衰电子支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9月16日

勿因妒忌唱衰电子支付

刘信

早一阵子,北海道发电站因地震造成损毁,整个北海道停电,便利店和超级市场在停电的状况下照常营业,让灾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然而,有习惯使用电子货币的灾民,却因为停电而使到部分店舖无法使用电子货币,身上又没带备现金而买不到东西。有网媒便借此大做文章,声称「绝不能全面电子货币化」,亦有评论随即乘机「抽水」,讽刺内地近年电子支付越来越普及,可能会在天灾后出现问题。

法例禁止拒收人民币

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虽然内地近年电子支付十分普及,但不代表人们不可用实体货币购物。另一方面,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3条的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第6条则规定:「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可见实体的人民币仍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丝毫没有废除实体人民币的任何迹象。

事实上,为了防止部分商户因为电子支付流行而拒收实体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7月13日颁布了公告《〔2018〕第10号》,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採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

付款方式多元化

换言之,电子支付在内地虽然流行,但是官方并无打算全面取代实体货币的任何倾向,而是视作其中一种便利的付款方式,跟信用卡一样。所谓的「全面电子货币化」,本来便是一个伪命题。部分人先炮製一个伪命题,再借日本因为停电而无法使用电子支付的情况,「讽刺」内地的电子支付普及化,明显犯上了「打稻草人」(strawman)的逻辑谬误。

至于有人在停电时无法使用电子支付,结果买不到东西,显然是因为他们没在家中存有备用现金的习惯,跟电子支付是否流行本身,没有直接的关係。事实上,即使没有电子支付,一个人如把钱悉数存入银行,在家中没存有备用现金,平日消费主要依赖信用卡、提款卡转帐,或从自动提款机提取少量现金的话,社区出现大停电,也有机会面对没钱买不到东西的问题。

内地惹得港台玻璃心

事实上,电子支付在欧美国家也是越来越普及,甚至比内地的普及度更高,只是他们的主要电子支付方式,并不是手机支付,而是信用卡及提款卡转帐。根据英国《电信报》(Telegraph)报道,全球电子支付方式使用率最高的国家,第一是加拿大,第二是瑞典,第三是英国,第四是法国,第五是美国,第六才是中国。让人感到纳闷的是,为何某些人偏偏要借日本停电,唱衰中国的电子支付普及化呢?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在科技上曾经比港、台地区落后,但是近年来已迎头赶上,当中的电子支付,不论在技术还是普及程度,更已经比港、台地区领先,造成了部分抱有身份优越感的香港人和台湾人,感到不是味儿。在此情况下,日本出现了停电而无法使用电子支付的事故,便成了某些人寻找心理平衡的「抽水」机会了。

上一篇:奇葩穴墓群之亡羊补牢
下一篇:开学季岂容沦为「播独」季

分享到